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青海湖濕地恢復 聚數十萬候鳥

時間:2017-11-30 03:16:22來源:大公網

  圖:青海湖邊萬鳥翔集 大公報記者唐瑜攝

  「目前青海湖的候鳥估計有數十萬隻,這在以往冬季是從來沒有的。」青海湖景區負責人恆秀.才讓說。據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秋季遷徙水鳥專項監測此前發布的數字,僅在22個水鳥監測樣點共記錄到水鳥32種10萬餘隻,形成全年水鳥種群數量的峰值。據了解,得益於多年來的生態環保工作,今年也是17年來青海湖面積最大的一年。眺望青海湖,波光粼粼、一望無際,斑頭雁、赤麻鴨、鸕鶿、天鵝等鳥類結伴覓食、嬉戲游耍,一派生氣蓬勃的景象。

  「青海湖原來這麼大,很美!真的沒想到在青海冬天也能看到這麼多的鳥類在青海湖棲息,簡直超乎我的想像。」首次來青海考察的澳門學者鄭慶雲先生看到此情景由衷讚嘆道。

  青海湖管理局調研人員稱,水禽棲息地是濕地的重要功能之一,許多珍稀水禽的繁衍和遷徙均離不開濕地,「濕地保護好不好,要靠鳥兒來評判。」青海湖今年鳥類來得比以往早,種類和數量更多,這說明青海湖濕地生態環境恢復較為明顯。

  青海湖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湖,1950年代的測繪資料顯示,湖水面積4568平方公里,其後逐年遞減,水位明顯下降,1970年代為4473平方公里,2000年縮小為4256平方公里,近年來,隨着生態治理工作的推進,青海湖的面積又開始逐步恢復。

  今年水位上升70公分

  青海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灑威說,「植被覆蓋度增加,通過蒸發形成大氣循環,呈現局部降水增加,導致湖泊、河流水體擴大,會對周邊生態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今年青海湖水位垂直高度增長了70多公分,水域面積較2016年同期擴大51平方公里多,湖泊面積為17年來最大,而湖邊沿岸水線周長原來是370多公里,目前已增長到430多公里,沿岸水線足足增加了60多公里。自1997年起20年以來,今年是青海湖水位增長最快的一年,這主要是大家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所致的良好結果。」青海湖二郎劍景點負責人才項俄日說。

  據悉,2008年,青海省啟動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近16億元人民幣(約合18.91億元港幣),計劃10年內最大程度恢復青海湖濕地生態環境。自項目啟動以來,青海湖濕地面積累計增加9平方公里多,高密度植被覆蓋區累計擴大1.42平方公里多。同時,自然保護區裸地、沙地、鹽鹼化土地面積累計減少2.64平方公里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