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鄭州招賢 贈500萬+3200呎住房

時間:2017-11-24 03:16:24來源:大公網

  圖:今年3月,求職者在「2017浙江─香港現代服務業高端人才招聘會」上應聘\資料圖片

  對兩院院士等頂尖人才和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國家級領軍人才,分別給予500萬元(人民幣,下同)、200萬元獎勵,提供不超過300平方米(相當3229呎)、200平方米(相當2153呎)的免租住房……23日,鄭州面向全球發布「招賢令」,擬通過實施一系列「智匯鄭州」人才工程政策,加快推進這座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事實上,鄭州僅僅是內地二線城市加碼「搶人」政策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濟南、武漢、瀋陽、杭州等地紛紛掀起「人才爭奪戰」,從過去只注重招商引資向招才引智逐步轉變,這標誌着中國城市競相發展進入了新的層次和階段。\大公報記者 劉蕊、俞鯤、丁春麗、宋偉報道

  23日,「智匯鄭州」人才工程政策甫一發布,隨即引起社會各界關注:除了對頂尖人才拋出誘人橄欖枝外,對地方級領軍人才、地方突出貢獻人才,也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勵。同時,對獲得世界技能大賽金、銀、銅牌和優勝獎的選手,則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和「中原技能大獎」的高技能人才,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獎勵,增加了引才政策的「含金量」和吸引力。

  二線城市紛紛「拋金引智」

  然而,鄭州這一系列「搶人」舉措,在內地並非孤例。因創新活力廣泛吸引人才的浙江杭州於22日也出台了人才新政:對大學生創業大賽優秀參賽項目在當地落地轉化加大了扶持力度,特等獎項目100萬元,一等獎項目50萬元。

  「從某種意義上說,創新最終比拼的是人才。」瀋陽市科協副主席李宏印表示。作為中國老工業基地的瀋陽,近年來,逐漸意識到創新發展關鍵靠人才這一事實,並全面提升該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如政府對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創新創業團隊,給予50萬元至3000萬元專項資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地普遍注重招商引資,但如今,新舊動能轉換期已然到來,在招商「優中選優」的同時,能對產業提升帶來引領作用的高層次人才成為眾多城市「爭搶」的對象。而十九大報告也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

  可以預見,未來,在如火如荼的人才爭奪戰中,誰率先發力、搶佔人才高地,誰就可以釋放更多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紅利,集聚更多高端人才。

  留住「外腦」還需練好「內功」

  11月中,「美國斯坦福學霸攜AI項目回武漢光谷贏100萬創業獎金」的消息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這位學霸叫王星澤,湖北黃岡人,今年8月,他與拍檔在光谷註冊公司創業,其研發的「新一代機器視覺及人工智慧繞障識別系統」讓他從「3551光谷人才計劃」中脫穎而出,不僅獲得了100萬獎金,更獲百度VC、聯想之星等投資,並和京東物流方案解決商達成合作意向。

  之所以回到武漢創業,王星澤最看重的是光谷近年來不斷聚集的高端產業,以及已形成的光電子資訊、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和高技術服務業等五大主導產業的成熟產業鏈和產業氛圍。

  二線城市的急速發展,除了讓「海歸」青年回家鄉發展,還引來了一批「洋人才」。最近,濟南高新區產業技術創新協同中心國際科技合作部來了一位「洋」員工,他是來自德國的王賽博,是該高新區剛聘用的海外國際人才。

  「這幾年外國籍人才、外國專家越來越多,引進的海外高端人才呈幾何式增長。」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負責人才服務工作的曲靜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泉城特聘專家(「5150」人才)計劃2009年首批僅有9人,計劃5年引進150名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目前該計劃引進的人才已有505人。

  儘管不少二線城市花盡心思「吸人」,但有專家卻認為,能留住人才、善待人才同樣不能忽視。山東大學教授王忠武認為,城市發展不能光「借外腦」,還要「練內功」,要想真正招得進,留得住人才,還應從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吸引力入手,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打造宜居的生態環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