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近年來,中國城市群發展格局加快形成,長江中游城市群、哈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等發展規劃均已相繼落地。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紹,又有多個城市群規劃將按程序上報國務院,其中,包括粵港澳大灣區、關中平原、滇中、天山北坡、呼包鄂榆等跨省級城市群,規劃工作有望今年全部完成。
從最新一批的城市群規劃來看,相關城市群均有不少獨特之處。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為例,專家指出,創新科技、跨境金融貿易和基礎設施建設在這裏都有着很好的體現:深圳的高新產業和製造業優勢突出,香港的高等教育資源和高端專業人才充足;廣東享有自貿區政策優勢,港澳分別是國際金融中心和中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深中通道等大型基建工程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形成「1小時生活圈」,顯著提高城市群一體化水平。
城市群規劃加快編制的同時,各大城市群的發展步伐也在持續加快。當前,東部地區的山東半島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中部地區的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西部地區的成渝城市群、關中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東北地區的哈長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等都保持較快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5.2%的國土面積創造了39.4%的國內生產總值,成為帶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主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