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外國遊客在國慶花壇前合影留念\網絡圖片
24日凌晨,百餘名園林工人齊聚天安門廣場,做最後衝刺。最近這八天,他們輪班倒,24小時連續施工。清晨6點4分,雄壯的國歌聲在天安門廣場響起,五星紅旗與躲在雲層後面的旭日一同升起。經過一夜的緊張忙碌,廣場中心花壇終於展現在人們面前。
2017年花卉布置,大花籃變成了「花果籃」,自主培育的花卉品種更加豐富,創下歷史上最短時間搭建中心花壇的紀錄。在這背後,凝聚了數百位園林工人的辛苦付出,連續八天夜以繼日的不懈奮戰。
巨型花籃裏擺放各種鮮花水果,寓意十八大以來在各個領域碩果纍纍。牡丹寓意富貴吉祥;柿子和蘋果組合到一起,寓意事事平安。
育種工程師王中軒表示,「外國沒有『十一』黃金周,菊花一般在十月下旬開花,我們得培育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本土花卉,將花期提前。」歷經近20年的潛心培育,技術工程師終於讓廣場花壇上綻放的菊花完成了從「國外進口」到「自主培育」的蛻變,花卉含金量也越來越高。
今年首次使用的變色菊花「絢秋粉韻」、「絢秋緋紅」,都是從四萬多個菊花品種裏精挑細選出來的,經歷四年的篩選、擴繁,最終呈現在市民遊客眼前。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