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加速東進 聯汕尾建新城

時間:2017-09-09 03:16:14來源:大公網

作為以科教研發、休閒旅遊、生態農業為主導的遠景功能提升區,重點發展生物科技、科教研發、生態農業等產業

赤石組團

西接珠三角,東接海西經濟區,以高鐵、高速公路和國道為骨架,串聯城市核心功能區

兩軸:東西

向以規劃城市快速路為依託,南抵紅海灣,北達蓮花山麓,串接合作區主要潛力地區

兩軸:南北

位於紅海灣沿線,東至鮜門百安半島,西至小漠漁港,發展高端旅遊、健康養生等服務功能

一帶

位於合作區中部,由赤石南片區和小漠鎮區組成,以行政、商業、商務、居住等綜合服務功能為主

一中心

發展規劃

  圖:深汕特別合作區規劃效果圖\網絡圖片

作為對外交通門戶和濱海旅遊功能區,建設綠色驛站、特色美食、漁人碼頭、特色商品城、濱海體育公園等項目

魚后門組團

小漠組團

作為新能源及臨港產業基地,重點發展電力能源、新材料、倉儲物流等產業

作為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傳統優勢產業

鵝埠組團

魚后門港

紅海灣

資料來源:深汕特別合作區官方網頁

廣東

廣西

湖南

江西

福建

澳門

香港

揭陽市2小時

汕頭市

2小時

惠州市1小時

廣州市2小時

深圳市1.5小時

深汕特別合作區

汕尾30分鐘

與鄰近城市車程距離

▲2017年4月航拍深汕特別合作區鵝埠片區建設情況 網絡圖片

  傳聞已久深汕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終有官方消息。據廣東省政府官網披露,廣東省長馬興瑞7日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深汕特別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工作。消息人士透露,調整初步方案獲廣東省政府通過,合作區或由深圳全面主導,人事權劃歸深圳,但行政區劃不變,仍由汕尾市管轄,上述方案尚待廣東省委批覆。專家認為深圳加速東進,夥汕尾建面積近半個香港大的新城,將為深圳產業提供更好轉移發展腹地,並為香港提供更多投資機會。」大公報記者黃仰鵬深圳報道

  調整一旦獲批,意味着深圳「多了」約468平方公里的經濟「飛地」,將成為深圳「大東進」的示範樣板和龍頭,給周邊區域帶來發展機會。專家認為,由深圳主導的新區行政效率,有助提振投資者的信心。深汕合作區位於深圳往東100多公里的汕尾市海豐縣,與惠州市惠東縣接壤,包括鵝埠、小漠、鮜門、赤石四鎮,人口7.3萬人,依山面海,擁有42.5公里海岸線,鄰近國際帆船賽區紅海灣,總面積468.3平方公里(香港陸地總面積約為1106平方公里),前身是2008年成立的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工業園。從地理位置看,其西距深圳市中心120公里,廣州200公里,香港82海里,鹽田港80公里;東距汕頭200公里,汕尾港35公里。

  分工明確進程加快

  合作區設立至今已有六年。2011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批覆設立深汕合作區,由深圳、汕尾兩市共管共建。合作區合作期限為30年,從2011年至2040年止,享有地級市一級管理權限,合作區黨工委、管委會為廣東省委、省政府派出機構。

  合作區成立起初幾年建設進展滯緩,尤其是徵地工作阻力頗大,直至2014年4月,深圳、汕尾兩市明確分工機制─深圳主導經濟管理和建設事務,汕尾負責徵地拆遷和社會事務,合作區發展才初見眉目。此外,前幾年合作區基本處在一個人事、機制等建立和調整的階段,到2015年年中合作區的運作終於有了「基本法」;後期尤其是進入2016年後,項目建設進程大大加快。

  進入2017年後,合作區經歷了大的人事調整,正式「換帥」,並公布新一年發展藍圖,定位愈加清晰。同時,廣東省多個部門也相繼奔赴合作區調研,督查督辦項目建設。深汕合作區官方此前對外表示,深汕兩地產業共建六年多來,探索「深圳總部+深汕基地」「深圳研發+深汕生產」的發展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果。

  截至今年7月31日,合作區新引進已供地項目52個,屬於高新技術企業項目的有12個,52個項目中有48個來自珠三角地區,48個項目投資額達286.06億元(人民幣,下同)。合作區已引進產業項目64個,來源於深圳的有58個。

  行政效率增助引資

  有專家表示,深圳港資工廠眾多,近年來面臨土地和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未來深汕合作區或將是港企產業轉移的重要聚集地。部分港商認為,深圳直接主導特別合作區後,管理模式向深圳看齊,相信行政效率會更高效,也會給投資者更多信心。港資企業中國灝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董事長李浩緣向大公報表示,公司在合作區投資20億元低碳特色小鎮,項目佔地1500畝,規劃以服務休閒旅遊度假市場為導向,打造低碳綠能觀光服務產業和生態旅遊業。

  年中網絡流傳合作區將升格為深圳市「深汕新區」,當地樓市即見異動。隨後,深汕合作區實施管控工作,5月18日起區內戶籍、人事及除小產權房外的房地產交易均已凍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