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綜合中新網、中通社報道: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5日公布《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要求對註冊用戶要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同時,明確禁止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非法牟利,有選擇地刪除、推薦跟帖評論,不得利用軟件、僱傭商業機構及人員等方式散布信息。
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以百度貼吧、天涯網絡、凱迪社區等為代表的互聯網論壇社區平台,一直以來保持較高活躍度,為廣大網民分享信息內容、討論興趣話題提供了便利。但從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接受舉報情況看,部分論壇社區平台存在淫穢色情、虛假廣告、血腥暴力、侮辱誹謗、泄露個人隱私等違法違規信息,污染網絡生態,擾亂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侵害公眾利益。
應建「先審後發」制度
《規定》要求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要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禁止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非法牟利,明確要求不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基於錯誤價值取向有選擇地刪除、推薦跟帖評論,不得利用軟件、僱傭商業機構及人員等方式散布信息。與此同時,《規定》要求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時發現並補救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並建立健全違法信息公眾投訴舉報制度。
網信辦:不妨礙言論自由
在網站落實主體責任方面,《規定》明確網站要按照「後台實名、前台自願」原則,對註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規定》還特別提到,要建立先審後發制度,對於年輕網民青睞的網上交流方式彈幕,為維護其正常秩序,防止在彈幕環節傳播違法違規信息,《規定》要求提供彈幕服務的網站要在同一平台和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
《規定》另稱,對於跟帖評論的審核管理、實施巡查、應急處置等針對的是用戶公開發布的信息,而不是個人通信信息,不會損害個人隱私;要求處置的是違法信息,也不存在妨礙言論自由問題。
網信辦有關負責人強調,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自身管理,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商業道德。同時應當建立健全公眾投訴、舉報制度,在顯著位置公布投訴、舉報方式,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及時處理公眾投訴、舉報。
據悉,該《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