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日方言行不一的又一例證

時間:2017-08-11 03:16:23來源:大公網

  近期,日本政府舉行內閣會議,批准2017年版防衛白皮書。「中國威脅論」依然是新版白皮書的一味重要佐料。

  在防衛白皮書通過的前一天,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菲律賓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會見日本新任外相河野太郎。

  王毅意味深長地告誡河野,希望日方言行一致,把改善中日關係的積極表態落實到具體的政策和行動中去,而不能總是當面希望改善關係,轉過身又到處無端指責中國。話音剛落,《防衛白皮書》就成為日方言行不一的例證:口頭說想拉近日中關係,發白皮書卻惡意炒作「中國威脅」。

  中日雙邊關係曾因日本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和處理領土爭議的方式而出現嚴重波折。面對兩國關係受損,日方多次表態,尋求恢復雙方高層級聯繫,甚至煞費苦心地在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議期間製造「走廊外交」。

  河野太郎在與王毅會面時,也強調對中國的重視,期待雙方借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的重要節點,加強交往,恢復對話,增進了解,不斷改善關係。他還表示願為此做出真誠努力。

  面子上的話不錯,但裏子呢?

  一則,日本在對華關係層面有解不開的心結。日本很清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趨勢無法遏制,但又不甘心眼睜睜看着自身在各個方面與中國的差距逐漸拉大。在此背景下,借機製造事端,干擾中國發展,成了日本一個重要選項。日本另一個重要選項是,積極配合美國的地區戰略。日本以「中國威脅」為藉口,配合美國增加地區軍事存在。

  二則,日本自民黨政府還有放不下的私利。安倍就任首相以來,在解禁集體自衛權、修改新安保法等問題上大搞躍進,「中國威脅」成為其擴張性安全政策的極好掩護,也為其修改和平憲法的企圖背書。另外,近期安倍深陷醜聞,支持率下降,炒作外來威脅也可用來轉移國內視線,換回不斷下跌的人氣。「聽其言觀其行」的老話毋須贅言,日本應言行一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