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庫倫三大寺具有獨特的歷史、宗教與文化藝術價值/大公報實習記者黃璟瑤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黃璟瑤、李嘉韻、田磊、黃倩婷、陳展康庫倫報道:7月22日,「范長江行動-2017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參訪團探訪了通遼市著名的庫倫三大寺─興源寺、福緣寺及象教寺。三大寺蘊含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具有獨特的歷史、宗教與文化藝術價值。
庫倫三大寺屬於藏傳佛教寺廟,是內蒙古地區最大的寺廟建築群。庫倫旗是清代內蒙古唯一實行政教合一的喇嘛旗。三大寺因創建時間早、規模大及影響力深而成為當時希勒圖魯倫扎薩克喇嘛旗的政教權力中心,其中興源寺是旗政教中心,福緣寺為財政中心,而象教寺為喇嘛住所。
庫倫三大寺不論選址、布局,還是建築風格,都融合了蒙藏漢三族的文化韻味與宗教特色,建有藏漢結合式的喇嘛廟、誦經殿、彌勒殿、佛母殿等獨特建築,富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此外,三百年的政教合一體制造就了庫倫旗豐富的宗教文化,寺中藏傳佛教、中原文明及北方遊牧文明相互融合,具有獨特魅力。
穿過興源寺,象教寺有一面奇特的「孔洞牆」和一扇「門中門」。孔洞牆上有一扇木質小窗,小窗周圍的磚牆上竟有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圓孔。有的很深,成年人可以輕易放進手指;有的則很淺,形成一個小坑。港生們對此好奇不已,探手一試。
據介紹,歷史上,「孔洞牆」內居住的是旗長大喇嘛。旗長大喇嘛在當時地位極高,求見的人只能在牆外守候,由於等待時間很長且人數很多,人們非常焦躁以至於去抓撓牆磚,時間久了,磚牆上就留下了深深淺淺的孔洞。但即使有機會進入院內面見旗長大喇嘛,人們也不能從大門進,而是要從大門上開闢的小門鑽進去,有「俯首稱臣」之意,以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