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貝魯(左)和馬克龍深陷政治危機。右圖:法國民眾6月在巴黎示威,抗議政府的稅收政策。\法新社
當地時間8日下午,法國總理貝魯領導的政府在信任投票中落敗。法國國民議會以364票對194票的結果,將其罷免並終結其少數派政府。法國20個月內已經有4任總理下台,據悉總統馬克龍已開始物色新人選。有分析指出,法國近年陷入惡性循環:公共財政狀況惡化加劇政治分裂,政治分裂又進一步阻礙政府採取措施解決財政問題。無論馬克龍接下來選擇任命新總理還是再次解散國民議會,都難以結束政治亂局。
【大公報訊】當地時間8日下午3時(本港時間8日晚9時),法國國民議會圍繞政府信任投票展開辯論,於7時(本港時間9日凌晨1時)左右公布投票結果,以364票對194票的結果,將貝魯罷免並終結其少數派政府。就職未滿9個月的貝魯此前稱,法國面臨一系列迫在眉睫的問題,包括生產力下降、教育、移民等問題,以及赤字擴大、退休金系統不平衡、住房短缺等。他認為,預算赤字和缺乏控制開支措施是問題的關鍵。
法國去年赤字佔GDP的5.8%。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法國公共債務與GDP之比已達114%。為緩解債務問題,貝魯在2026年預算案中提出節省438億歐元,具體措施包括削減社會福利開支、減少公共部門招聘、取消兩個公共假日等。左翼政黨社會黨議會主席瓦洛8日表示不支持貝魯,並指責馬克龍是一個「失敗的總統」。國民議會最大單一政黨、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主席巴爾代拉日前稱,國民聯盟不會給一個讓法國人受苦的政府投信任票。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領導人梅朗雄表示將於23日再次提出彈劾總統。
法國變得「難以治理」
去年12月,代表傳統右翼的時任法國總理巴尼耶因預算爭議被國民議會推翻。如今,屬於中間派的貝魯也重蹈覆轍。美媒指出,去年6月馬克龍解散國民議會提前選舉之後,法國政壇呈現左翼陣營、中間派政府和國民聯盟為首的極右翼陣營「三足鼎立」局面,每個派系都有不同的優先事項,也都有足以改變力量平衡的選票,這讓法國變得「難以治理」。
左翼陣營普遍反對削減社會福利。近期,貝魯和馬克龍的反對者在網絡平台號召民眾9月10日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不屈法國」等左翼政黨和部分工會也表示支持。這令人聯想到2018年席捲法國的「黃背心」運動。
與貝魯和馬克龍結盟的中間派議員和部分建制派保守主義者則希望在不增稅的情況下增加軍費,以應對烏克蘭問題。這導致在貝魯提出大規模削減社會福利開支的同時,馬克龍卻宣布將進一步提高國防預算,未來兩年共增加65億歐元。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稱,「某些歐洲領導人」將於8日或9日訪美,討論如何結束俄烏衝突,但並未說明具體是哪些領導人。特朗普還稱,他已準備好對俄羅斯實施「第二階段制裁」,近期將與俄總統普京通電話。
馬克龍面臨三個選項
國民聯盟要求法國政府通過打擊移民和減少向歐盟提供的資金來壓縮開支。極右翼陣營尤其反對貝魯關於取消復活節星期一和5月8日二戰勝利紀念日兩個假日的提議。巴爾代拉稱,這個提議無異於「直接攻擊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根源」。
馬克龍目前面臨三個選項:辭職、再次解散國民議會並提前選舉,或任命新總理。7日公布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49%的法國民眾要求馬克龍辭職。但他表示將堅持到2027年任期結束。知情人士稱,馬克龍傾向於任命新總理,理想人選應該能維持中間派團結,同時與社會黨建立聯繫,以推動立法。社會黨第一書記福爾預計不會被提名,他已明確表示不會與馬克龍派組成聯合政府。
馬克龍認為,再次解散國民議會可能會導致與去年類似的局面。根據最新民調,如果現在提前選舉,國民聯盟及其盟友將贏得33%的選票,是中間派的兩倍以上。不過,馬克龍並未排除解散國民議會的可能性。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