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中央電視台「3.15晚會」以「用責任匯聚誠信的力量」為主題,曝光了一批黑心企業以及一批黑心食品。晚會第一槍對準了互動百科成了最大虛假廣告「垃圾站」,節目亦揭發包括卡樂比麥片等來自日本「核污染區」食品在電商、無印良品超市和永旺超市銷售,其中一款用中文標籤註明的「北海道產」白米揭開後真實產地為內地禁止進口食品的核污染地區新潟縣。
據央視報道: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遇海嘯襲擊,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泄漏。這次震驚世界的核事故,造成了福島周邊地區大範圍污染。為了保證民眾的食品安全,中國政府也在第一時間出台了相關法規,嚴禁進口事故周圍區域生產的食品。如今,六年過去了,產自核污染地區的日本食品卻已經在內地市場上悄悄出現了。
中文標籤覆蓋核污產地
深圳市有棵樹旗下的深圳海豚跨境科技有限公司,號稱是中國進口母嬰用品最大的供應鏈平台,為內地眾多的電商提供貨源。在公司的網上商城裏記者看到了來自日本的核污染地區禁止銷售的卡樂比麥片。在無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裝上都被貼上了產地為日本的中文標籤,但是當揭開中文標籤後,露出了這些產品的真實產地為東京都,名列禁止進口名單。在永旺超市,執法人員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一款外包裝標註原材料為北海道產大米的白米飯,揭開中文標籤後真實產地竟然為核污染的新潟縣。
深圳市市場稽查局發現,內地涉嫌銷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網上商家初步統計已達13000多家,針對這一問題他們將展開全面的清理行動。
對此,央視評論說,為了一點點利潤,他們無視消費者的健康,企圖用一張中文標籤蒙住消費者的雙眼,將危險食品送到同胞們的手上。
互動百科5400元賣假詞條
互動百科網號稱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但央視記者調查發現,這家號稱自己是知識共享平台的網站,背地裏幹的卻是見不得人的勾當,不但信息的準確性真假難辨,甚至有時候,還變成虛假信息的放大器。
在這裏,一些號稱神奇的產品,光鮮的人物簡歷,只要花4800元人民幣(折合約港幣5380元)就可以開通「百科詞條認領」的服務,然後就可以隨意杜撰並發布,用虛假的廣告堂而皇之地圈錢。比如說,有一個詞條名叫「極藻5s」,號稱一位肝癌患者服用「極藻5s」僅僅7天,癌細胞就不見了,該產品一經發布月售上萬盒,但如此神奇的產品,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卻查不到任何相關信息。而一位號稱獲取「國家醫學進步獎」的中醫,其實就在陝西渠子村的一家小診所,而且沒有行醫資質。
當晚,晚會還通過記者調查曝光了包括「藏在飼料裏的獸藥」、「角膜塑形鏡的背後」、「手機充電樁的隱患」以及「月嫂證亂象」等多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