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政協第十三屆東莞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9日召開/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東莞報道:政協第十三屆東莞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9日召開。作為「世界工廠」的東莞,是港商在珠三角投資設廠的大本營。今年有45名港澳委員參會,不少港澳委員坦言珠三角製造業成本上漲,較為關注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和轉型升級問題。今年也有政協委員遞交提案稱,據統計東莞目前有港資企業6000多家,在東莞工作和生活的港人20多萬人,建議東莞建立「港澳商子弟學校」解決「港二代」、「港三代」的教育問題。
本次會議有425名政協委員出席,其中有超過半成是新晉委員。在下午舉行的特邀人士港澳委員分組討論中,東莞市政協委員林志凡發言稱,由於珠三角地價高漲導致工廠搬走。他希望政府可「對症下藥」為外商「減負」。另一名港澳委員陳益林也表示,近年接觸同行中,不少小微企業面臨倒閉無奈變賣工廠。他指,小企業資金較少抗風險能力更為脆弱,希望可更受重視。
此外,今年有東莞市政協委員陳志超提案建議設立「港澳商子弟學校」。他在提案指出,當前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回內地升讀大學,東莞可專門設立一家面向港澳新生代的學校或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