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以來,包括美國、俄羅斯、印度在內的世界主要國家相繼加強了外空開發活動。從各國外空發展規劃看,未來10至20年,外空的和平利用和軍事利用均將進入空前的活躍期,外空安全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洪源指出,中國目前距離美俄等世界航天大國仍有一定距離,而未來太空軍事化乃至太空的戰場化將成為現實,絕非天方夜譚。
在離地球表面20公里到30公里以上的臨近空間,以及更往上的外層空間,目前沒有國際條約的限制,任何國家的航天器、衛星、空天飛機等在國際法律上是不被認為侵犯領空的,這一潛在威脅非常大。原空軍副司令員陳小工曾警告,空天威脅一旦發生,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是全局性的,且不提首都防空的重要性,一些經濟建設的重要目標─核電站、大型水利設施、交通樞紐一旦遭到襲擊,影響將是災難性的。
洪源介紹,從土星五到阿波羅登月,從太空實驗室到航天飛機,再到現在的可回收航天器以及X47B這樣的大氣層和軌道飛機,美國未來無論是從地面搭載新型動能武器到太空軌道,或者是用天基武器俘獲衛星等,都將是一個不遠的現實。他說,世界軍事大國均在為空間戰爭作準備,而追求新式天基動能武器取得軍事上的制高點亦在常理之中。
太空是戰爭最後高地
國防大學政委、空軍上將劉亞洲日前亦撰文指出,太空是戰爭最後的高地,也是所有國家和軍隊最後的機會。他說,從太空中控制敵人或潛在敵人,就像站在望塔上手持獵槍的牧人,在管理腳下的羊群。誰失去了太空,誰就失去了未來。
就中國而言,洪源指出,經過50多年的努力奮鬥,中國的航天平台和航天器穿梭活動,以及衛星的發射,包括對地觀測等,已經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距離美俄這樣的世界航天大國還有一定的距離。他介紹說,其中,美國搞的殲擊衛星、殺手衛星、俘獲衛星,以及美國進行的撞擊小行星等活動,都已走在了中國的前面。
洪源提醒,中國要有太空鬥爭準備。他說,太空戰爭跟地球表面的戰爭息息相關,未來的戰爭將是陸、海、空、天、磁、網等的戰爭,太空戰爭和地面戰爭將相互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