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平等保護產權 重振民資信心

時間:2016-12-20 03:16:40來源:大公網

  圖:產權新政明確提出加大對非公有財產的保護力度。圖為山東棗莊一家私營企業設計人員在研究設計圖案/ 資料圖片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下稱《意見》)出台,明確了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要求加大對非公有財產的保護力度,鼓舞了一批因被肆意剝奪產權而四處申訴的民營企業家。專家指出,在民間投資急劇下滑和資本加速外流的背景下,《意見》有助於重振民間投資信心,接下來應該在《憲法》中進一步明確保護產權,讓民間資本吃下「定心丸」。/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蔣煌基

  看到《意見》出台的消息後,在江蘇省淮安市打拚多年的企業家艾留彬馬上找到律師,向法院遞交了行政起訴狀,請求法院依法判令淮安市淮安區政府等三被告返還其私人購買的12套商舖。

  艾留彬曾是淮安市寶隆置業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從該公司依法退股兩年多後,他又被強制「拉回」,要求為寶隆公司經營不善導致的纍纍債務埋單,甚至為此身陷囹圄。在看守所被羈押近4個月後,艾留彬被迫簽字放棄自己12套商舖的產權以及對寶隆的1250萬元人民幣債權。

  「實實在在地上演了一場綁匪片中的贖人場景,一手交錢一手放人,我的合法財產就這樣被劫走了。」說起當時的經歷,艾留彬仍憤怒不已。

  行政干預司法 民企屢吃虧

  艾留彬只是眾多民營企業家的一個縮影。有人戲稱「中國的企業家不是在監獄,就是在通往監獄的路上。」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周德文指出,這其中固然有一些民營企業家存在違法犯罪的事實,但公權力濫用的因素也不容忽視,因為行政干預司法而遭到構陷的民營企業家數不勝數。

  周德文跟隨中央有關部門到地方調研時,就曾有企業家私下說,「我們哪怕是得罪政府的一般公務員,對方都可以動用專政機構來對付你,不要說財產,連人身安全都沒法得到保障。」

  「強勢的公權力部門可以隨時把逗號變成問號,如果不高興還可以改為感嘆號,根本不受什麼制約。」一位不願具名的福建民營企業家也感慨道。

  這位在商海沉浮幾十年的企業家,曾對政府未能如約供地行使了不安抗辯權,延期繳納土地款。而未能如約供地源於當地政府未及時給農民發放徵地補償款。「僵持了好幾年,嚴重拖累了公司計劃和資金使用。」該企業家說,「最後當地主要官員建議到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法院宣判後,政府雖敗訴但企業也放棄了數千萬違約金索賠,雙方達成了政府盡快辦理土地證,用以支持企業回籠資金。「其實就是在更高層的審計發現前把這事化解了。」他說。

  新政顯保障非公產權決心

  周德文直言,近些年來國內民間投資積極性下降,海外投資卻相當火爆。其真實原因是中國產權保護存在利用公權力侵害私有產權、違法查封扣押凍結民營企業財產等問題,造成民營企業家沒有安全感,自然無心再投資謀發展。

  「中央這時候出台《意見》,強調保護私有產權,顯然是有時代背景的。」周德文說,在投資領域、市場准入方面,國家已逐步放開,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通過設置各種「標準」、「資質」等門檻,讓民間資本只能門外看花。

  對此,《意見》均有明確規定和要求。「這些規定和要求,對民間投資和民營企業發展,將會起到極大的鼓勵和推動作用。」周德文指出,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的產權,有利於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不過他同時強調,以往國家出台了不少跟民營經濟相關的政策,但實際上都沒有很好地落實。因此,不少民營企業家對《意見》能否得到落實還有所顧慮。

  針對這一情況,周德文建議國家應盡快修憲,並加快民法典等相關法律的立法,通過法律的形式進一步細化《意見》所提出的精神,強化保障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的決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