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新聞登上了社交媒體熱搜——「哈基米統治塞浦路斯,人貓比例達一比一」。這裏的「哈基米」,指的是那群遍布塞浦路斯島上、悠然自得的貓咪們。牠們幾乎無處不在,彷彿島上的主宰,從古老遺跡的石牆,到海邊餐廳的椅腳,都能見到牠們慵懶曬太陽的身影。
塞浦路斯是地中海東部的一顆明珠,以碧藍的海岸線和古文明遺跡聞名。然而在遊客眼中,除了美景與歷史,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滿島的貓。塞浦路斯全國約有百萬隻流浪貓,幾乎與人口數量相當。這些「島貓」不僅成為一種風景,甚至成為當地旅遊宣傳的「隱形吉祥物」。不少遊客戲稱,來塞浦路斯旅遊,不是來看風景的,而是來「擼貓度假」。
不過,可愛的表象下也藏着現實的挑戰。貓咪數量的暴增帶來了衞生與生態壓力。據當地環境委員會透露,塞浦路斯每年投入約十萬歐元為流浪貓實施絕育手術以控制數量,但效果有限。如今政府計劃將經費增至三十萬歐元,專項用於貓隻的絕育與管理,期望在人與貓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這不僅是動物保護議題,也關乎旅遊形象與城市環境。
這場「人貓共島」的故事,並非現代才有。考古學家在塞浦路斯發現距今九千多年的遺址,陪葬者身旁竟有一具完整的貓骨骼——這是人類與貓共生關係最早的證據之一。或許正因如此,塞浦路斯的土地天生與貓有着難解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