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熱話/白雲機場「會思考」 智能T3航站樓投運

時間:2025-10-31 05:02:38來源:大公报

  圖:廣州白雲機場T3航站樓設計鳥瞰圖。\受訪者供圖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3航站樓和第五跑道30日正式投運,開啟「五條跑道+三座航站樓」運行,成為中國民航首個擁有五條商用跑道的機場,樞紐能級再躍升,提升廣東全球產供鏈地位。T3航站樓應用新技術打造「會思考」的中國民航首個大型數字孿生機場。

  「這不僅極大提升了白雲機場的綜合保障能力,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多式聯運體系建設注入了新動能,有助於更有效地應對全球產業鏈格局重構。」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馬仁洪對《大公報》表示,大灣區機場群新格局正在加速構建,未來應拓展「多式聯運」與「一票通行」等服務模式,為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提供有力支撐。\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廣州報道

  廣州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總投資537.7億元人民幣,歷經五年建設,T3航站樓、第五跑道、T3綜合交通中心等是擴建工程的核心內容。根據規劃,白雲機場將引入6條高鐵、5條城際、2條地鐵、2條高速,通過軌道交通與粵港澳大灣區主要機場互聯互通,形成「1小時生活圈」,讓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功能協同」更加強大。

  宛若景區 科技與生態融合

  步入T3航站樓,旅客彷彿置身於一個生機盎然的「花海世界」。航站樓以「花」為設計靈感,生動詮釋了「羊城花冠」的建築意象。值機大廳的吊頂設計匠心獨運,仿木紋的紋理與大空間的設計相得益彰。而稻穗造型的屋頂遮陽板與木棉花開造型的值機島台相呼應,構成「花開穗滿」的設計創意。青年旅客翁先生坦言,新航樓融合了「中國風、嶺南味、國際範、時代感」,特別是將科技、生態與多元化融為一體,可望成為中國民航航站樓的新範式。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航站區現場項目部副總經理宋健表示,T3航站樓綜合應用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致力於打造中國民航首個大型數字孿生機場。通俗而言,數字孿生真正讓機場「學會思考」:在虛擬的「數字機場」裏,不僅能實時查看飛機滑行、旅客流動,還能「預知未來」。比如航班高峰期,系統能根據流量計算「最優推出時間」,有效減少延誤。

  隨着擴建工程完工投運,白雲機場近期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380萬噸的使用需求,終端容量可承載1.4億人次旅客、600萬噸貨郵,客貨規模均位居世界前列。廣東省機場集團有關負責人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白雲機場以T3航站樓投運為支點,為這幅「世界級機場群圖景」補上了關鍵拼圖,撬動着大灣區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躍升。

  「白雲機場完成三期擴建,不僅標誌着其綜合保障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也意味着大灣區機場群的整體容量與航運能級邁上了新台階。」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對《大公報》表示,隨着區域內機場基礎設施的不斷升級,大灣區機場群在國際航空市場中的整體競爭力將顯著增強,有助於共同拓展航運市場,做大航空產業規模。

  專家倡穗港共塑灣區航運品牌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強跨區域統籌布局、跨方式一體銜接」。馬仁洪認為,白雲機場與香港機場作為灣區機場群的重要樞紐,雙方可在功能互通、航線共享、管理互學、貨物聯運、口岸聯動、標準互融等多個層面加強合作,共同提升大灣區航運體系在國際市場的整體競爭力,攜手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灣區航運品牌。他還建議,灣區機場群應加快構建基於人工智能(AI)的精準一體化服務體系,推動各大機場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其中,可依託「多式聯運」和「一票通行」等創新模式,持續優化通關效率,聯合拓展更多跨境國際航線,延伸航空物流服務鏈條,為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提供更強助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