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粵媒:讓博物館豐富館藏活起來

時間:2016-11-12 03:16:4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11月10日,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在深圳市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對論壇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習近平在信中希望出席論壇嘉賓們集思廣益、凝聚共識,讓世界各國博物館的豐富館藏都活起來,為共同保護文化多樣性、增進各國人民相互了解、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就此,《南方日報》11日發表題為《讓博物館的豐富館藏都活起來》評論員文章,表示要不斷提高館藏文物利用率,讓館與館之間的文物多多「流動」,讓它們「活起來」。

  文章指,博物館真正價值在於傳播文化,以史鑑今,啟迪後人。因此,博物館必須從「以物為本」走向「以人為本」。中國博物館事業已有100多年歷史。截至2015年底,全國登記在冊博物館達4692家,其中免費開放場館佔總數85.5%,然而,博物館資源利用率不高。2013年,國家文物局對央地共建的9個博物館館藏文物展出率進行統計,其中最高的不足5%,最低的僅1.2%,平均不足2.8%。新建的一些市縣博物館,館藏文物少得連一個基本陳列都充實不起來。文章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實現這一目標,不僅要提高館藏文物利用率,還要注重提升「用戶體驗」,讓博物館變得「有趣起來」。

  文章認為中國博物館越來越重視「以人為本」,但展陳方式陳舊呆板、講解說明晦澀無趣的情況仍屢見不鮮。博物館面無表情的表達,讓不少人敬而遠之。

  文章指,走過百年的中國博物館,如今來到轉型升級重要關口,必須用創新鑰匙開啟通向未來的大門,用更接地氣的方式讓一貫「高冷」的博物館變得更有親和力,進而激活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