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6)》新書28日在北京發布\網絡圖片
28日,由國家信息中心編著的《「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6)》在京發布。這是中國首部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評估「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與成效的綜合性年度報告,也是全球首次發布指數對「一帶一路」國別合作度和「一帶一路」省市參與度進行綜合評價。報告顯示,在國際合作度方面,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泰國居於三甲。在省市參與度方面,廣東、浙江、上海位列前三。\大公報記者張寶峰北京報道
該報告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編撰。報告匯聚各類數據3000億條,涉及原始數據量超過5PB,對「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和內地31個省市進行了綜合測評。
報告課題組組長、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杜平介紹說,此次發布的《「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6)》,是主動呼應社會需求,對部分服務政府決策的大數據專題分析報告進行整理後首次集結出版,以後每年將定期發布。
匯聚3000億條數據
報告研發的「國別合作度指數」從政策溝通度、設施聯通度、貿易暢通度、資金融通度、民心相通度五方面,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之間國別合作情況進行測評。結果顯示,32個國家屬於「有待加強型」,17個國家屬於「逐步拓展型」,13個國家屬於「快速推進型」,2個國家屬於「深度合作型」。
測評結果還顯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效果整體較好,政治互信明顯增強,通信設施基本達到「互聯互通」,而設施聯通水平則呈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徵。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與中國航空聯通度最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緬甸與中國能源設施聯通最好;巴基斯坦、老撾、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等與中國跨境通信設施聯通最好。在貿易和投資方面,中國的對外投資合作較為順利,國別合作項目和工程拓展勢頭良好,中國與俄羅斯、蒙古、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合作成效顯著。
省份參與度粵浙滬排前三
報告同時指出,目前,中國對外貿易增速有所放緩,資金融通水平在國別間具有明顯差異,僅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金融支撐環境建設相對較好,其他地區均有待加強。
報告研發的「省區市參與度指數」圍繞「基礎─行動─效果」三個層面來構建系統評價模型,對內地31個省(區市)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情況及實施效果進行綜合測評。從報告可以看出,在省市參與度方面,廣東、浙江、上海位列前三。此外,各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綜合影響力開始顯現,新疆、福建、廣東、上海、北京位列內地影響力前五,國外影響力方面則是上海、河南、北京、廣東、浙江位列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