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大博士深圳為機器人「點睛」

時間:2016-10-25 03:16:38來源:大公網

  圖:裝有智能視覺系統的設備在工作中\資料圖片

  香港擁有眾多科研人才,而珠三角尤其是深圳則有深厚的高新科技產業基礎。近年來,香港科研人才北上深圳發展漸成風氣,讓香港科研成果到深圳轉化,從而促使香港科研成果更快產業化。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博士黃卜夫在深圳創業,力圖為機器人裝上「眼睛」,讓機器人本身具備識別功能,自動完成所交付的任務,不僅可以彌補中國正在消退的人口紅利,更能在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高精尖領域發揮作用。」大公報記者 何花

  戴着金絲邊眼鏡,說話不疾不徐,頗有紳士風度的黃卜夫身上有一股深圳青年特有的年輕活力和闖勁。深知創業不易的黃卜夫耐心等待了十年,才在2015年年底最終決定投身創新創業的大潮:他與自己的同學共同創辦了易視智瞳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易視智瞳」),成為了一名創客,夢想為機器人裝上「眼睛」,讓它們成為真正的人工智能。

  讓機器人具識別功能

  「視覺機器人通過攝像頭感知讓人的視覺在機器上得到延伸,還通過深度學習將人的智能在機器上得到自動實現;從而在製造業中部分地代替人,不僅可以彌補我國正在消失的人口紅利,更能在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高精尖領域發揮作用。」黃卜夫笑稱,自己的夢想就是給機器人裝上「眼睛」,賦予機器智能眼,點亮機器人的世界觀。

  黃的團隊聚焦於機器視覺,即視覺系統在工業上的運用。據了解,機器人目前在工業生產線上的應用都是不能夠自動進行識別的。「易視智瞳」的核心業務即是為機械臂裝上「攝像頭」,讓機器人本身具備識別功能,自動完成所交付的任務。

  目前「易視智瞳」已經與行業內多家電子產品龍頭企業接洽,技術已經開始在生產線上應用。未來這項技術還將運用到精準焊接、檢測、插件等多個領域,幫助目前的機械生產線從低端升級到中高端。「我們希望為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生產線優化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突破他們的技術瓶頸,同時也讓我們的產品在新的技術革命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真正讓中國製造更強。」

  華強北是自己「寶地」

  雖說2015年底才開始正式創業,但黃卜夫創業夢由來已久:早在2003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博士期間,黃卜夫師從導師研究機械自動化,當時業界對機器人產業即有判斷,「未來大部分的生產線將使用機械手!」當時黃卜夫和同學時晞就經常一起討論工業智能化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當時所做的就是幫機器人『裝眼睛』,後來我們才發現這個是機器人技術方面的一個核心,也是一個難題。對中國而言更加是難題,在工業領域一直都被國外巨頭掌控。我們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朝一日能夠真正改變中國的工廠生產線。」

  2014年,珠三角的生產線開始大規模使用機械臂,無人工廠開始出現。黃卜夫和同學時晞敏感的認識到,創業的時機已經到來。

  黃卜夫表示,早在2003年,他和時晞兩人需要經常往來香港和深圳華強北之間,購買電子零配件同時與深圳的廠商接洽,了解業界和電子市場最新的動態。黃卜夫笑稱,華強北是自己的「寶地」,他說,與深圳華強北的緣分從13年前就已經開始,13年後創業自然要到「寶地」。經過一年多的準備,研究機械自動化的黃博士和研究視覺系統控制的時晞將自己的專利和研究成果匯總開創了易視智瞳科技有限公司。公司2015年年底在華強北正式成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