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935年5月29日,紅一軍團第二師在四川瀘定橋打了一場經典之戰:飛奪瀘定橋\新華社
1936年10月22日,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標誌歷時兩年的長征勝利結束。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江西瑞金)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一方面軍被迫轉移。起初稱為「突圍」、「西進」等。同年11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王明在莫斯科最早使用「長征」概念。1935年2月紅軍總政治部首次把轉移稱為「長征」。
常說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主要指紅一方面軍。他們從瑞金出發,突破敵四道防線,強渡烏江,佔領遵義,四渡赤水,渡過金沙江,巧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1935年10月到達陝北吳起,與陝甘紅軍會師,大多數中共領導人都隨紅一軍長征。
實際上,除紅一方面軍,還有三支隊伍參加長征,包括鄂豫陝根據地紅二十五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紅六軍團。各路紅軍長征轉輾14個省,30萬紅軍經過長征,只有約3萬人幸存。 (大公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