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南京小學生參觀展出的侵華日軍防毒面具過濾器和防毒面具/中新社
【大公報訊】記者賀鵬飛南京報道:20日,《還人民一片淨土──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工作紀實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外交部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辦公室主任蔡紅在開展儀式呼籲日方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快工作進度,早日徹底銷毀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
為期一個月的展覽共展示700多幅圖片、70餘件文物、300多枚複製化學彈模型,並通過幻燈呈像、場景復原等多種現代化手段,全面揭露侵華日軍使用化學武器的罪行,展現了參與處理日遺化武工作人員不畏艱險,力爭早日還人民一片淨土的決心。
蔡紅指出,據有關資料統計,侵華期間,日本在中國使用化學武器的地方遍及19個省區,具有確切使用時間、地點和傷亡人數記載的就達1241次,造成中國軍民20多萬人傷亡。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政府積極參與《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談判,將日遺化武問題寫入《公約》,並推動日方簽署《關於銷毀在中國境內遺棄化武備忘錄》。在這份《備忘錄》中,日本承認在中國遺棄化學武器的事實,承諾負責銷毀,並為此提供一切的資金技術和其他資源,中方為此提供必要的協助。
離徹底銷毀仍有大差距
蔡紅說,20多年來,在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處理日本遺棄化武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各地挖掘回收作業全面展開。但是,距離徹底銷毀仍有很大差距,一方面一些新的化武不斷被發現,另一方面已發現的化武在回收銷毀等環節又面臨許多新的技術課題和挑戰。
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關友飛亦指出,近20年來,處理日本遺棄化武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這項工作非常複雜艱巨,全面銷毀工作任重道遠。他強調,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對銷毀日本遺棄化武高度重視,要求加快銷毀處理進程,早日還人民一片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