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探路太空智能家園
天宮二號五大突破
●中國航天器首次在393km軌道自主飛行和交會對接
●首次進行推進劑在軌補加任務
●首次與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兩種飛行器交會對接和組合體控制
●首次在一艘載人飛船支持下實現2名太空人30天中期駐留任務
●首次開展人機協同的太空維修技術驗證
(記者劉凝哲整理)
【大公報訊】綜合記者劉凝哲、央視新聞、中通社報道:天宮二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的太空實驗室,也是2名太空人將生活30天的太空家園。與此前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不同,天宮二號系統首次開展載人宜居環境設計,在實驗艙22.3㎡的組合體自由空間中,設計人員運用多種高新技術,打造舒適人性化的空間智能家居環境,為中國未來的空間站建設奠定技術基礎。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方面介紹,天宮二號從提高太空人生活質量、降低工作負荷、改善睡眠環境、豐富娛樂條件等幾個方面開展了載人宜居環境設計,集成內部裝飾、艙內活動空間規劃、視覺環境與照明、廢棄物處理、物品管理、無線通話等宜居技術。
氣體檢測淨化 外部威脅預警
安全,是人類太空生活最關鍵問題。天宮二號的結構設計被認為「固若金湯」,採用外部真空、內部有1個大氣壓設計,以及特殊密封技術。艙內特別裝有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這個「環保衛士」可以在3分鐘內完成約10種氣體成分和濃度的檢測,一旦有害氣體濃度超標,它就會發出警報,開啟空氣淨化系統。
天宮二號運行在距離地面390公里左右的太空軌道上,還要躲避可能遇到的空間碎片、太空垃圾等威脅。航天科技的工程人員為此設計了一套類似於人體感知的「神經系統」,保障航天器成為更加安全的太空居室。此外,為了讓太空人擁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天宮二號的設計更堪稱「皮薄餡大」、非常輕而且特別結實。
值得一提的是,天宮二號的系統設計是模塊化的,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更換和在軌維修。另外,技術人員為天宮二號研製的在軌補加系統,讓它可實現在太空邊飛邊加油,解決了「糧草不足」的後顧之憂。
配備耳機音響 郵件來往無憂
天宮二號內部亦增加了很多貼心設計,方便航天員生活。例如,首次使用可展開的多功能小平台,供寫字、吃飯、做科學實驗。通信方面為航天員配備了藍牙耳機和藍牙音響。「一些硬制的、軟制的扶手,都比天宮一號要好。」航天科技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副總設計師廖建林介紹。
另外,整個任務中的「重頭戲」,是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飛船的交會對接。此次,「天神」組合不僅擁有了類似眼睛、耳朵的圖像、話音設備,工程人員設計的空空通信設備,在「天神」兩個航天器之間架設起無形的通信之橋,可以實現兩個飛行器間的信息互通、指令共享,以保證交會對接的成功進行。
從距離地球393公里的高空收發「郵件」也將在天宮二號上得以實現。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劍曾介紹,天宮一號僅有電子郵件「上行功能」,而天宮二號增加了「下行功能」。航天員可以在艙內收發郵件,地面家屬也能看到來信,既方便又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