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洪為民向港商介紹前海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 大公報記者李昌鴻攝
【大公報訊】記者李昌鴻深圳報道:改革開放30多年,內地也從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向高科技、先進製造業等轉型,許多依賴加工貿易的港企面臨訂單大幅下滑、勞工成本大增和毛利率大量萎縮甚至虧損等困境。對此,洪為民表示,目前,國家正在推動的「一帶一路」戰略,香港擁有金融、物流、貿易、現代服務業等眾多優勢,這無疑是香港最後的機遇,香港不宜錯過這一機遇,並通過「香港+前海」的合作打造成為內地廣大企業的財產管理和資訊中心,以形成深港兩地的雙贏格局。
洪為民稱,在內地改革開放大潮中港企曾迎來一波內遷珠三角大發展的機遇,但隨着內地轉型升級、勞工成本大增和直面東南亞企業的低成本競爭,港企不再具有優勢。而香港同樣受到影響,這從香港集裝箱年吞吐量持續萎縮便是印證。因此,他一直在思考香港的出路。當看到國家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時,而香港擁有亞太金融中心的優勢,這無疑是香港的出路,也是香港下一個增長點,這對香港來講是最後的機遇,絕對不能錯過。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協助內地企業拓展「一帶一路」。因為在拓展「一帶一路」市場時,香港具有國際貿易中心優勢,又有融資和投資優勢,還有大量的通曉國際規則的會計、律師等專業人才,此外,香港還有國際信息流和資訊流優勢,因此,憑藉這些優勢,香港可以扮演「融資和共同投資中心、專業服務中心和資訊及數據中心」。
他認為,在協助內地企業拓展「一帶一路」市場時,通過「香港+前海」的合作模式,深港雙方可取得共贏。因為香港目前是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不但是港幣和人民幣中心,也有大量的外幣業務,而對於廣大內地企業而言,前海是他們的「蓄水池」,他們大量人民幣通過前海的政策通道進出香港和回流內地,成為他們的財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