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批台籍青年落戶福州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
近日,台灣壹拾貳公關公司創辦人廖仁志和另外來自台灣地區的47位台灣青年,參加了在福建廈門舉辦的北京大學訓練營。「這是海峽兩岸青年創業特訓班第一期,不僅不收取任何費用,授課老師都是北大知名學者、創業家校友等大咖;有創業導師,還有專業孵化器和天使投資,我們台灣來的同學都很振奮。」廖仁志說。
文、圖:大公報記者 何德花
廖仁志是較早離開台灣到上海就業,有兩地創業對比經驗。他告訴記者,近年來台灣地區經濟現狀與創業環境都處困境,年輕人正面臨着「有牛肉,但吃不着」的尷尬境地。但島內大多年輕人還是沒有走出「小確幸」格局,故步自封,「不願意看到外面的世界,總認為自己的東西最好。」
廖仁志舉例,兩個月前,他帶了二十幾個台灣青年到福州考察、擺集市,他們當中很多是第一次到大陸。「他們來了之後完全震驚了,沒想到大陸發展如此之快、市場如此巨大,希望能再來第二次第三次,多了解大陸市場。他們開始思考自己的產品、商業模式是否適合大陸發展了。」
四個月業績頂在台一年
今年6月,在廈門舉辦的第八屆海峽論壇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考察了廈門(海滄)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廈門頂鈞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合夥人柳智滕是幾個向俞▉正聲介紹創業的台灣青年之一。柳智騰向大公報記者介紹,2015年底公司落戶廈門創客基地,今年上半年已經收穫「大陸市場大」的紅利,「今年1-4月,公司業績達到了200萬美元,這相當於台灣市場一年的業績。」
「大陸體量超太多,在這裏做三個月的業務抵台灣做一年。」柳智騰告訴記者,「在台灣我們可能要談下三五家機構才能養活公司;在大陸只要找到一家機構,就忙不過來,我們已經打算再招聘當地員工。」
創業免租還月補一千
柳智騰介紹,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台灣個體戶進駐青創基地無需外資備案,辦公場地第一年免租金,每個月還給1000元的住房補貼,創業成本大大降低。福州馬尾台灣青年創業園的馬承志也坦言,大陸推出的政策中,各地的台青創業園可以免租兩年,這是非常大的優惠和誘惑,讓創業成本大大降低,無論如何台青都應該到大陸來闖一闖。
6月,優客工場創始人、萬科集團原高級副總裁毛大慶在廈門海滄「樂業兩岸 創享未來」青創先鋒論壇上發出激情寄語:中國大陸正在掀起「創新創業」的浪潮,商機更大、市場廣闊,台灣青年應搶抓準機遇。
毛大慶說,大陸是當今全球創投機構最多、資金容量最大的區域,市場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台灣青年迎來了「最好的時光」。若來大陸選擇創業方向與項目,可避開台灣市場小、資金少的短板,而且在大陸創業後還可以繼續回到台灣深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