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州黃沙水產市場表示未涉及網曝「輻射海鮮」品種/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記者盧靜怡、中新社報道:青島海關日前查獲日本「輻射海鮮」事件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其中部分疑受污染的「輻射海鮮」已流入廣州市。23日,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回應稱,截至目前,廣東正規渠道沒有福島地區的海鮮進口。而廣州魚市場、黃沙水產市場則均表示將加強對凍品檔的台帳檢查,要求凍品檔口做好入貨台帳。
穗水產市場自檢貨源
大公報記者了解到,廣州擁有兩大重要的水產市場黃沙水產市場和廣州魚市場,它們除了供應本地,還是面向其他省市的重要集散市場。黃沙水產管理方相關負責人表示,走私案中提到的帝王蟹、蝦夷貝等均是冰鮮、冰凍產品,與黃沙水產市場主營的鮮活水產不同。
而以經營冰鮮水產為主廣州魚市場則表示,其冰鮮魚主要來自南海,與曝光的日本問題海產品來源不同。據了解,廣州魚市場目前的檢測項目主要有孔雀石綠和甲醛,其合格率98.96%。
目前該廣州兩大水產批發市場均未收到市政府有關部門關於「輻射海鮮」方面的檢測要求,未有收到檢測輻射的項目。
桂加強口岸進口冰鮮查驗
廣州市民黃先生稱,平日喜歡到超市購買三文魚等海鮮回家做刺身,聞悉事件後也不會減少對海鮮消費。「一直在正規渠道買海鮮,以後會更謹慎,不買來路不明的海鮮。不過目前還沒有確鑿消息證明海鮮不安全,因此不會因噎廢食。」市民楊小姐則稱會短期少吃海鮮,也會提醒身邊的家人注意。「頻頻傳出海鮮出問題的消息,消費信心越來越低。」
針對網曝該批日本「輻射海鮮」繞道越南,再從廣西防城港轉運到山東一事,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3日向媒體通報稱,廣西各口岸均未曾受理過日本「輻射海鮮」的報檢進口,目前正組織督查組對進口冰鮮水產品的相關口岸進行嚴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