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刀迷」遊客在烏魯木齊的八樓主題車站打卡留念。\大公報記者應江洪攝
巡迴演唱會最後一站設在烏魯木齊,刀郎回到了他初唱山歌的地方。
1996年赴疆前,刀郎以本名羅林從事鍵盤手和幕後音樂工作,後因結識新疆姑娘朱梅(現任妻子)遠赴西北。2000年開啟從幕後走向前台的人生轉折。據他當時的朋友、時任武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指揮部政治部文工團樂隊指揮的石明回憶,羅林為歌舞劇《艾德萊斯情思》專門編排錄製的新疆民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當年全軍文藝匯演中獲一等獎,由此開始成為集彈、寫、唱於一身的音樂人。
2004年,主打《2002年的第一場雪》的專輯紅遍全國,他也正式啟用「刀郎」藝名──源自天山南北採風時鍾情的世界級非遺「刀郎木卡姆」。同年,張藝謀邀刀郎助陣《十面埋伏》宣傳,在北京演唱該曲,並由此進入主流視野。
但刀郎始終眷戀新疆,直言「無論走過多少地方,對於新疆的愛和歌唱從不曾改變。」「新疆永遠是我歌唱的主角。」
在今次烏魯木齊的演唱會上,刀郎不僅現場打起手鼓唱起《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演繹具有濃郁「世界級非遺」新疆維吾爾十二木卡姆風格的歌曲《命運的賽勒克》;徒弟徐子堯也獨唱新疆哈薩克族民歌《燕子》、並與刀郎合唱由維吾爾族經典愛情故事改編的《艾里甫和賽乃姆》;團隊「大管家」張旖旎首次獻聲,以獨唱形式帶來維吾爾族民歌《阿爾頓江》。
與「刀迷」大合唱《我愛你,中國》
刀郎還邀請昔日新疆舊友、「80後」小提琴演奏家薛嬌嬌,作為嘉賓演繹小提琴版的《手心裏的溫柔》。此外,刀郎復刻了早年間在南北疆巡迴演出時的傳統,以自己回歸鍵盤手「老本行」伴奏的形式,邀請現場萬人觀眾合唱《我愛你,中國》。燈光下觀眾揮舞手臂,淚光閃爍,深情而激昂的歌聲響徹烏魯木齊奧體中心。
據了解,刀郎在烏魯木齊的四場演唱會,五萬張門票在多個售票平台上甫放售即秒光。新疆也是拿出了所有的熱情來迎接。當地文旅部門推出一系列惠及全國遊客的優惠措施。例如,憑刀郎演唱會憑證,遊客就能享受全疆45個景區景點免門票或折扣,77家酒店民宿房價5至9折,263家餐飲企業消費5至9.5折。全疆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館持續免費開放、延時開放。這一系列操作背後,是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旅遊促銷資金和營銷資源投入。\大公報記者應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