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南海仲裁案裁決公布,中國各界炮轟其非法無效

時間:2016-07-12 19:26:38來源:大公網

  裁決作出后,美國駐華使館門前一片平和,與往日無異。也沒有增加警戒力量。 大公網攝

  大公網7月12日訊(記者 葛沖)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今日傍晚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在京會見外賓時強調,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案裁決的主張和行動。中國外交部今日傍晚亦鄭重發表聲明,指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中國國防部稱,不論仲裁結果如何,中國軍隊將堅定不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堅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應對各種威脅挑戰。

  今日傍晚,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所謂仲裁結果公布後,中國外交部分別就仲裁庭所作裁決和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一連發表兩份聲。聲明批評,仲裁庭無視菲律賓提起仲裁事項的實質是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問題,錯誤解讀中菲對爭端解決方式的共同選擇,錯誤解讀《宣言》中有關承諾的法律效力,惡意規避中國根據《公約》第298條作出的排除性聲明,有選擇性地把有關島礁從南海諸島的宏觀地理背景中剝離出來並主觀想像地解釋和適用《公約》,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上存在明顯錯誤。

  中國政府重申,在領土問題和海洋劃界爭議上,中國不接受任何第三方爭端解決方式,不接受任何強加于中國的爭端解決方案。中國政府將繼續遵循《聯合國憲章》確認的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包括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和平解決爭端原則,堅持與直接有關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南海有關爭議,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基於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的長期歷史實踐及歷屆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根據中國國內法以及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中國政府聲明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包括:(一)中國對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二)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內水、領海和毗連區;(三)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四)中國在南海擁有歷史性權利。

  另據人民日的官方微博消息,今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台(國賓館)釣魚島國賓館會見來華出席第十八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時強調: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案裁決的主張和行動。中國一貫維護國際法治以及公平和正義,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堅定致力於維護南海和平穩定,致力於同直接有關的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

  海牙仲裁庭于今日傍晚發布對外發布了有關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網上目前流傳的非官方翻譯版本指,仲裁庭認為,中國對「九段線」內海洋區域的資源主張歷史性權利沒有法律依據。

  關于海洋區域的權利和島礁的地位。仲裁庭得出結論,認為南沙群島無一能夠產生延伸的海洋區域。仲裁庭還認為南沙群島不能夠作為一個整體共同產生海洋區域。對于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在認定特定區域位於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的基礎上,仲裁庭認為,中國執法船對菲律賓船隻進行攔截的行為非法地造成了嚴重的碰撞危險。

  此外,仲裁庭還認為,中國近期大規模的填海和建設人工島嶼的活動不符合締約國在爭端解決程序中的義務,因為中國對海洋環境造成了不可恢復的損害,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建設大規模的人工島嶼,並破壞了構成雙方部分爭端的南海島礁自然狀態的證據。

  今日在裁決結果公布後,菲律賓外交部亦發表聲明,形容裁決對于解決南海問題是一個里程碑意義,同時,菲方呼籲裁決有關各方保持克制,並重申將堅持努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此前,據外電報道,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爾特7月5日在距離首都馬尼拉不遠的一個空軍基地發表講話說,如果在海牙的國際法庭就南海爭端作出有利於菲律賓的裁決,菲律賓願意舉行談判,而不是走向戰爭。

  另據外電報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表示,仲裁結果具有法律約束力,日本將貫徹法治,加強與相關國家合作。在台灣,台灣指絕不接受裁決。海巡署指,一艘具備機關炮及機關槍等武器的艦艇,預計今日傍晚前抵達太平島周邊海域巡航,以宣示「主權」。

  關于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今日指出,中國政府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不論仲裁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不論仲裁結果如何,中國軍隊將堅定不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堅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應對各種威脅挑戰。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南海仲裁是一場輿論戰,中方反制勢在必行,又說仲裁結果本身是一張廢紙,但如果有人借仲裁興風作浪,將構成現實挑戰,中國決不會坐視不理。至於中國會不會宣布南海防空識別區,大概將取決於菲律賓有何行動。

  對于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執行問題,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國際法教授鄒克淵向本網表示,裁決的執行取決於裁決所涉及的國家,即菲律賓和中國。一方面,如果兩個國家都同意,它們可以停止執行,甚至乾脆取消裁決。另一方面,若沒有爭端另一方的支持,一方要單方面執行裁決也不太可能。

  鄒克淵批評,仲裁庭濫用了法律並超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行使權力,完全站在了菲律賓一邊,對《公約》第298條和作出排除聲明的國家非常不負責任,樹立了一個不尊重成員國尊嚴和破壞法治精神的非常壞的先例。他說,如果成員國發表的官方聲明如此輕易就被少數幾個人所踐踏,那麼世界的法律秩序將變得混亂。

  在談及南海仲裁案的影響時,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教授諾德奎斯特,曾親身參與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制定的諾德奎斯特指出,南海仲裁案給裁決管轄權樹立了一個壞的先例。諾德奎斯特稱,儘管他深深地尊重仲裁庭的成員和他們的誠信,但在南海仲裁案中他們沒有做到堅持忠于公約文本,至少沒有做到對司法管轄權的尊重。

  至於未來仲裁結果的執行問題,諾德奎斯特表示,聯合國憲章僅僅授權安理會有執行權,但中國肯定會行使否決權阻止執行,正如當年美國面對尼加拉瓜訴美案所做的那樣,很明顯讓主權國家遵循他們不同意的仲裁規則是不現實的,所以人們不禁要問菲律賓發起仲裁到底想得到什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