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日前中國海軍在南海舉行實兵對抗演習 中新社
【大公報訊】由菲律賓政府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最終裁決定於12日出爐,中國對仲裁堅定採取「不接受、不承認、不執行」的鮮明態度。新華社11日刊文指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是阿基諾三世治下的菲律賓擔當主演、美國幕後操縱、日本充當「託兒」的一齣反華鬧劇,文章強調「鬧劇終將湮滅」。
據新華社報道:新華社11日評論指出,菲2013年執意提起南海仲裁案,其手段是在仲裁案中對提出的訴求進行偽裝,包括將南沙群島進行「切割」,要求仲裁庭就其中數個單獨島礁的法律地位及海洋權利進行裁定,以使其訴求「符合」獲得仲裁的條件。國際專家指,菲採取這一訴訟伎倆,實際上是想否定中國將南沙群島作為整體主張領土主權和海洋權利的立場,並為其非法竊取中國南沙島礁的行為披上「合法」外衣。
英國牛津大學國際公法副教授安東尼奧斯.察納科普洛斯指出,菲試圖將一部分爭議「切割」出主權和海洋劃界問題之外,以便仲裁庭能對有關仲裁事項擁有管轄權。
美日參與意在打壓中國
評論指,美國、日本的參與則意在打壓中國。至今仍拒絕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美國給中國扣上「南海軍事化」、「破壞南海航行自由」等多頂大帽子,還在行動上一次次「秀肌肉」,這些行為無非是為阿基諾三世政府推進南海仲裁案站台。事實上美國從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之初,就在幕後進行操控。
評論指,在南海仲裁案這場鬧劇中,還有一個鬧得甚歡的「託兒」(從旁誘人受騙上當的人)─日本。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指出,日本近年來積極追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謀求建立對中國的所謂「遏制力」,並因此在國內採取解禁集體自衛權等一系列動作。
評論強調,菲律賓、美國和日本在南海問題上刻意製造的仲裁鬧劇,破壞了亞太地區,特別是南海區域的安全與穩定,背離了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潮。評論指:「這些鬧劇終將湮滅,歷史將會證明,誰是南海的匆匆過客」。
菲應盡快回歸對話軌道
另外,人民日報海外版11日刊登題為《向三方說三句話》的評論文章,文章呼籲菲律賓應盡快回歸對話軌道。
文章說,菲律賓侵佔中國南沙島礁,提起南海仲裁案屬於典型的惡人先告狀,但中國有誠意通過雙邊對話解決海上爭議。令人欣慰的是,菲新領導人多次表達了不同於其前任的思路和想法,關鍵在於菲新政府能否與中方以誠相見。同時,菲方要清楚,仲裁結果不可能成為中菲對話的基礎,更不能作為與中方討價還價的依據。
文章指,美國本不是南海爭端的當事方,過去6年卻一再插手南海問題,所作所為已使南海局面複雜化,損害了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仲裁結束之後,美國如果不依不饒,撿起「廢紙」當寶貝,甚至比直接當事方還要積極地繼續炒作,對華施壓,就會對中美關係形成不應有的干擾,對亞太地區和平穩定造成破壞。
文章稱,南海爭端不是中國與東盟的問題,鑒於美國等個別國家已經把南海仲裁案扭曲成了所謂中國與國際社會的對立,東盟的有關表態不應以任何方式、任何語言明示或暗示仲裁庭的裁決應得到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