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重慶開往中亞五國的貨運班列從沙坪壩出發\資料圖片
今年5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審議並原則通過《深圳市實施東進戰略行動方案(2016-2020年)》及相關配套方案,這既標誌深圳「東進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更意味?深圳在「一帶一路」海上航線建設方面邁出新的一步。
行動方案顯示,深圳將建設「一帶一路」華南樞紐主港,通過新改建10條戰略通道6條鐵路14條城市軌道,打造陸海空鐵綜合交通新體系,尤其是將加強深圳與東莞、惠州、河源、汕尾等海陸空鐵一體,構建東部國際化綜合交通體系。
與深圳如火如荼地構建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形成呼應的是,廣西也在加速與東盟國家開展「海上橋樑」建設領域的合作。
5月27日,中國─東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中國─東盟航線及航線服務項目、中國─東盟水上訓練基地建設三大項目同時在廣西欽州啟動,標誌中國─東盟「海上橋樑」合作進展順利。
北部灣聯通全球200多港口
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參贊鄭學方表示,廣西與東盟灣海相連,建設面向東盟的緊密便捷的海上大通道,是廣西近年來努力的重點方向。中國─東盟國家港口城市處於「一帶一路」的重要方向和先達區域,整合區域內港航物流資源、建立信息互通體系成為打造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重要內容。
如今,廣西北部灣港吞吐能力超過2億噸,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擁有集裝箱班輪航線40條,每周25班外貿航線實現對東盟主要港口全覆蓋,出海通關網絡已初步形成。
(記者 張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