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月18日,巴基斯坦觀眾在福州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體驗VR產品\新華社
在去年底舉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五點主張,第一點就是「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過程中,網絡基礎設施的對接具有同物理設施連通一樣的重要性。
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網民已達30億,初步完成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互聯網全球化「上半場」。而剛啟動下半場的30億網民,有90%將來自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中大部分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因此,將這些國家和民眾順利帶入網絡時代,已經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題中之義。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曾表示,「數字絲路」與「一帶一路」相輔相成,無論是航空、航運、供應鏈流程、運輸系統,還是政府服務,絕大部分技術發展和國際合作的關鍵環節都依靠信息通信的支持。數據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移動網絡速率平均在3-8Mbps,4G網絡雖早已商用,但仍然滿足不了物聯網發展要求。有分析預測,5G網絡可能在2020年商用,智慧城市將成為「一帶一路」的載體。
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方興東曾指出,推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可為中國高科技走出去開闢捷徑,在投資回報和合作深度上具有長遠意義與價值。在走向大數據時代的今天,「一帶一路」網絡基礎設施必將帶來更長遠和更深入的國家戰略價值。
(記者 張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