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備戰攻略/2021文憑試通識科備戰攻略

時間:2021-04-21 04:23:55來源:大公報

  通識考試迫在眉睫,如何作出最佳準備,迎接文憑試挑戰?一些同學認為通識科是考核時事的科目。其實,不少通識科考題也涉及恆常議題,並非直接與時事相關。因此,大家要了解通識科考試的趨勢及發展,作好準備。備試第一部曲便是熟悉過去的考卷內容及提問方法。考生們至少要做最近三年的試題,熟悉近年的考核的重心和方式。

  知彼知己後,大家可能會發現近三年的考核試題模式包括趨勢、特徵、資料引證及多大程度等等。考問用詞有難處、障礙、挑戰、爭議和兩難等,整體來說提問方面大多是要面對的問題和困難等。

  附表一:2018至2019試題分析圖,大家可以發現卷一重點在於資料引證題型;卷二重點在於多大程度或是否同意題型。

  第一步溫故知新後,如何準備通識科考試?第二部曲是議題概念技巧。現與大家分享:

  第二部曲首要裝備議題知識。通識科考試是以議題為本。因此,大家要準備一些熱門的議題。翻閱去年的新聞及參閱一些恆常議題,其中一些較為熱門的議題包括:中醫發展、全球防疫、可持續發展、全球糧食危機、精神健康、電子支付、氣候變化、網購、人造肉、氣候變化、共享經濟、惜食文化、網紅、電競、大型基建和房屋問題等,大家可以多作準備。議題準備方面,大家可用因容果利弊議分析法:(詳見附表二:因容果利弊議分析法)。

  第二部曲次要是裝備概念,考生要明白通識議題是配合概念闡釋。因此,考生們要準備概念。大家可以在課本或其他溫習資料中找到相關的概念詞。運用概念詞要配合議題,如介紹香港舊區重建,可配合可持續發展概念加以分析。大家可以先製作一個議題概念表:(詳見附表三:議題概念表),早作準備。

  第二部曲最終是加強應試技巧操練。不少同學對議題熟悉,卻對某些題型要求及考問方式不太了解,導致失分不少,實令人惋惜。題型及考問詞眾多。現列舉一些考生經常所犯的毛病,讓大家早作準備。

  比較題方面,不少考生看到題目中有「比」字便知曉有機會是比較題。除此之外,題目中有「最」字也有機會是暗比題。題目中或有X「較」Y多也有機會是比較題。最重要是考生看題目時有嚴謹審查意識,如察覺是比較題,便要用相關的答法處理。一些考生以為交代了比較題中的兩項(X和Y)便已符合要求,這可能只是分述,並不是比較。考生要將X和Y在同一比較點下作出相同和差異,如比較兩者中哪一個較優良等。這才是比較。

  關注題方面,不少考生看到關注一詞,也有留意,惜未深入緊扣。不少考生答關注題時,只交代現象,並非關注。如議題資料涉及人口老化,一些考生便說關注人口老化。其實,人口老化是現象,大家要關注人口老化引發的問題,如勞動力是否不足、醫療資源會否出現緊絀等?大家關注擔心是將會出現的問題,並不是擔憂一個現象,而是現象將來或已經出現的嚴重問題。

  挑戰題方面,與關注題一樣,不少考生也犯相同的毛病,便是只交代現時的情況,沒有交代未來出現或已經出現的挑戰。如題目涉及空氣污染。挑戰要交代空氣污染引發的健康問題、引發的環境問題等等。考生不宜只交代空氣污染一詞便以為交代了挑戰。

  歸納考評方面,不少考生見到資料便照抄寫。卷一是資料回應題,不少考生回答題目時照抄資料回答,沒有整理歸納。如資料有不少國家,考生或需要歸類為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和未發展國家等;又如資料有不同年齡的人士,考生或需要歸類為少年、中年和老年等;又如資料中有不同種類的能源,考生或要歸類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等。通識科考核其中一種能力便是整理歸納,考生要多多留意。

  推論考評方面,一些考生指出若要寫詳盡答案是十分困難。他們的答案大多點到即止,沒有多大解說。考生解答十分簡單,原因是以為閱卷員應該會知道,不用詳盡地寫。其實,閱卷員只會依據答案文字評分,而不會根據答案文字或有機會引申出來的東西評分。如何改善推論能力?例如A引致B,B引致C,C引致D,D引致E。不少考生以跳躍式思維作答,直接寫A引致E,不會寫中間的B、C、D等。因此,考生要多留意不可如此。

  第三部曲是試場應試技巧。考生必須詳細閱讀答題指示和所有題目。以卷二為例,考生要決定選答哪些題目,並分配作答時間。考生可先作答有把握的題目,以加強信心;更應在本身份配的作答時間內完成。答題前,考生可先組織作答要點,以便答案條理分明。如考生以中文作答,可使用簡體字,但必須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簡化字總表》所列的簡體字。另外,考生不可在答案內寫上本身的姓名或其他個人資料。考生宜預留時間覆卷,檢視整卷的內容,進行修飾增刪。總之,考生要充分利用考試時間,不應存早退之心。

  以上的建議,盼望各考生多多留意。總結來說,第一部曲是先做過去三年考卷,明白考試趨勢。第二部曲是議題概念技巧,三者互相配合。第三部曲是充分準備應試。以上三部曲,盼望有助各位考生備試。在此,預祝大家金榜題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