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浣心校長與學生打成一片,深受學生愛戴
「教育是什麼一回事?就是當你長大之後,知識開始沉澱,仍留在腦袋的,就是教育。」人稱「史努比」校長的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在2004年加入英華小學,轉眼15年過去,史努比校長要退休了,回顧在英華的日子,林浣心形容每天都過得很刺激,看着腦裏面的點子一個一個實現,學生個個變得「計仔多多」,遂邀請學生為她設計退休大計,手執學生為她設計的800份退休計劃書,每一份都各有特色,卻又有一個共通點:承載着對林校長的溫暖祝福。
備課前一定要「備人」
林浣心擁有30年的女校工作經驗,轉到男校令她感到非常刺激,其中要找出適合男生的教學方法,更是令她興奮無比。她在英華小學復校第二年開始擔任校長,憶述當時的英華鬆鬆散散,故首要做的是將學生的「魂魄」召回來,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教導學生是一場心理戰,教育是要由小朋友的角度出發,備課之前一定要備人,你要知道學生需要什麼,才能達至教育的效果。」
自林校長上任以來,英華每年都設立一個多元學習主題,「拯救林木木」、「頭文字A」、「英華號」等,讓學生就不同主題進行各樣學習活動。來到最後一年,林校長決定以「英華三格智」作為總結。「當世界轉變太快的時候,永恆價值更加重要」。「三格智」包括品格、體格和破格,顧名思義,品格是培養學生的品德及正確價值觀;體格是讓學生養成運動習慣,低年級每天都有體育堂,高年級則隔天上,從運動中培養學生的友誼及合作性,目標是要每個學生在畢業時學懂八種運動;至於破格,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訓練老師拋開傳統思想,多想新點子。
消除標籤 不設精英班
自稱是「行動派」的林校長,總是摺高衫袖就做,激發到老師個個都「好多諗頭」。「擁抱挑戰是英華的格言,如果老師不進步,學生不會進步,我們的老師遇到任何事都會話:nothing is impossible(凡事都有可能),這就是英華最特別的地方。」
英華小學的另一特色,是從不設精英班,而是以學生參與的課外活動類別分班,A、D班是體育及其他類別,B班是樂團,C班是合唱團,E班是弦樂團,「精英班某程度上是一種標籤,我不希望學校裏面有隱形人。」
學生「回饋」退休計劃書
的確,在英華小學裏,每個學生都各有所長,同時敢於實現夢想。你以為名校生將來一定想做醫生、律師、會計師?「英華仔」告訴你,他想做賽車手、植物學家、識指揮的飛機師、足球員,甚至是特首,充分體現英華學生的可能性,亦是香港學生應有的可能性。
明年八月,林浣心便會退休,她最想做的是沉澱下來,做義工,學唱歌,做自己想做的事。被問到退休生活怕悶嗎?她向記者展示學生為她設計的800份退休計劃書說:「他們的創意填滿了我的退休生活,怎會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