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日本發行軍票掠奪港人資金/香港史學會總監 鄧家宙博士

時間:2018-05-18 03:15:07來源:大公網

  香港淪陷後,日本實施皇民統治,一方面驅逐在港華人歸鄉,另一方面則在社會各層面掠奪資源,導致糧油食品奇缺,物價爆漲,到1943年滯港居民每人每月僅配合十二斤糙米及六兩麵粉,加上日軍對居民活動作嚴密監控,市民生活極為艱難。

  此外,總督部清算敵國銀行財產後,更宣布停用港元,市面改用軍票。所謂軍票並非日本國家銀行發行的通用鈔票,而是發放士兵軍餉的代用券,本身並無價值或等值儲備,由於中日戰事持續擴張,日本為減少負擔而施行「以戰養戰」政策,每到一個佔領區即發行軍票。

  圖利用宗教控制民眾

  最初,強令以兩元港幣兌換一元軍票,隨着物價漲升,又改為四元兌一元票軍,當局將收取到的港元到海外購買物資,繼而直接取消港幣,限令在指定日期內到台灣銀行兌換軍票,並禁止市民藏有港幣,否則處以酷刑。經過連番壓迫,軍票制度累計奪取一千三百多萬英鎊的資金。

  民生管制方面,大力宣傳「建設大東亞共榮圈」意識,不斷注入日本文化,諸如慶祝日本節日、學校以日文授課等等。同時利用宗教控制民眾思想,實行宗教柔性政策,其後總督部文教課進行全港宗教統計,並逐一視察考查。繼又設置以日本宗教為主的機關統一全港宗教團體,加強監控。當局又在港島重要地段興建忠靈塔、香港神社及靈寶佛塔,藉由思想文化徹底更改港人之反日意志。

  另一邊廂,正當日本搶奪資源之際,許多有志之士則透過秘密渠道在香港及周邊進行抗日救國事業,且直接影響戰後中國及國際關係發展,意義極為深遠。1942年,從香港保衛戰中成功突圍的英軍,經中英兩國政府認可成立「英軍服務團」,曾與中共領導的東江縱隊合作,營救被囚的戰俘及收取敵軍情報;此外,中英兩國就歷史遺留的權益問題進行談判,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提出廢止《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並收回新界租借地,但英國首相邱吉爾指令不予討論,僅留待戰後處理。同時,英國殖民地部成立「香港規劃小組」,為戰事結束後重新管治香港作討論及準備。 (香港經歷四次殖民侵略.廿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