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7支來自全國的隊伍參與群眾賽乒乓球決賽階段的角逐。\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
作為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賽關注度最高的項目之一,乒乓球決賽階段8日在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體育館及廣州市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打響,來自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的乒乓球民間高手,將在為期7天的賽程中角逐包括團體和單打在內的10枚金牌。港隊在首兩日的男子及女子團體賽中,均以0:2不敵對手,無緣晉級8強,接下來將全力備戰單打賽事。\大公報記者 敖敏輝廣州報道
自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起,乒乓球便被納入群眾比賽項目。作為「國球」,這項比賽憑藉深厚的群眾基礎,無論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均備受關注。
今年5月,群眾項目乒乓球預賽分別在南方賽區(湖南長沙)及北方賽區(遼寧鞍山)舉行,吸引近千名民間選手參賽。各團體前8名以及單打4個年齡組別的前8選手獲得決賽階段資格,而港隊則以東道主身份直接晉級。決賽階段於8月8日至14日舉行,除男、女團體賽外,還設有男、女單打4個年齡組別(25歲-39歲組、40歲-49歲組、50歲-59歲組、60歲-69歲組)的獎牌爭奪。
蘇根源:乒乓運動群眾基礎佳
本屆團體賽新增專業組雙打,吸引不少符合年齡條件的退役運動員重返賽場,包括曾經代表廣東女隊出戰4屆全運會的曹幸妮。教練陣容亦星光熠熠,如1988年漢城奧運會男雙金牌得主陳龍燦,而培養出馬琳、劉國正等名將的74歲廣東功勳教練趙國成則率領廣東男隊衝冠。
本次比賽場館極具意義──廣州天河體育中心是為第六屆全運會而建的全國首個大型綜合性體育場館,曾承辦第六屆全運會排球和籃球比賽、第九屆全運會羽毛球比賽,還有羽毛球、籃球、拳擊、桌球等多個項目的國際賽事。
港隊領隊、中國香港乒乓總會執委蘇根源表示,其他省、市代表隊均經過資格賽的選拔,能夠晉身決賽階段皆實力強勁,而港隊雖以東道主身份直接晉級,但16名球手多為業餘選手,和對手相比,實力還是有一定差距。
「中國內地各省人口基數大,乒乓球愛好者多,群眾基礎非常好,而各省都對這次比賽特別重視,有的隊伍開展了兩個月的集中訓練。反觀港隊多數隊員有工作在身,只能每周進行一次訓練。」蘇根源說。
在開幕式相關活動中,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王勵勤與劉詩雯、李曉霞、喬紅等奧運冠軍出席,其中王勵勤和劉詩雯更與市民群眾「過招」互動。
王勵勤受訪時表示,群眾賽事旨在推動各年齡層參與運動,他退役後亦致力服務乒乓球愛好者,期望透過全運會平台鼓勵大眾積極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