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周黎明引導學生從興趣求「職」

時間:2018-06-20 03:15:26來源:大公網

  圖:伍少梅中學推行民族共融,採取混合班制,讓不同國籍的師生共冶一爐,互相溝通,樂也融融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周黎明校長自小立志成為一名教師。畢業後正逢1997年金融風暴,只有學位的他,缺少在學校工作的經驗、又沒有教育文憑,僅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中文大學錄取他為教育碩士生。十歲時從福建來港的他,不懂一句廣東話,卻靠着非凡的毅力,學習中、英文。他相信,伍少梅中學的少數族裔男生,只要堅持夢想,定可衝破重重難關,活出精彩。/大公報記者 楊綺青(文)/學校供圖

  伍少梅中學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所工業學校,但荏苒光陰漸漸洗刷過往歲月痕跡,現時學校不靠工科出頭,反而着重學生的生涯規劃。出任校長快滿兩年的周黎明校長說,「學校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少數族裔、弱勢學生,如不好好培養他們一些技能,將來可能局限於做一些體力勞動的工作。」

  不同籍裔學生融洽共處

  他說,伍少梅與其他學校不同,很多從東南亞、內地新來港的學生,學習語文存在困難,加上不適應香港生活,可能演化成很多問題,所以今年他試着把中一的本地學生及非華裔學生組成一班,目前該班相處融洽,期望不同的籍裔學生可以增加交流,互相幫助,共同融入校園。

  除了課堂採取混合班制外,伍少梅中學更希望學生「從興趣認識職涯」,開設一些職業導向的興趣班,包括咖啡烘焙、舞台燈光、攝影、舞龍、調酒班等,讓學生在其他學習經歷(OLE)課節中,任選一種,學習這些技能。這一切,都是周校長為免同學畢業後找不到理想工作而準備。

  校園Cafe體驗創業

  周校長舉例說:「學校設有一間咖啡室,由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及製作、宣傳策略、咖啡沖調等,都由學生負責營運,讓他們體驗創業過程,學習溝通及合作。」學校亦設有健身室,開辦體適能課程,藉以培訓在體育運動表現出色的學生;對攝影、旅遊等有興趣的學生,也可透過不同的課程及體驗,及早認識行業的發展。

  伍少梅中學沿用十七世紀的「預防教育法」,這是一套源於17世紀意大利鮑思高神父推行的教育理念。當年鮑神父看見很多貧苦青少年四處遊蕩,於是為他們建立名為「慶禮院」的地方,讓他們可在那裏接受教育,得到關懷。時至今日,社會需求改變,但伍少梅中學關注年輕人的理念不變,仍努力為年輕人着想。

  未雨綢繆規劃生涯

  這體現在學校特意安排兩名巴基斯坦裔老師到校任教。周校長堅信,巴籍老師明白學生的處境、學生可能亦會更願意與他溝通;他亦相信,同學成長路需要鼓勵,一味追求學業及成就是沒有用的,沒有一個好的心理質素,縱有再大的成就也生活得不快樂。

  周校長補充,某些家長把學生的職涯規劃歸咎於學校,中學又可能把責任推給大學,到頭來,學生對職涯認識不深,在求職、工作上遇上挫折時不懂處理,或造成悲劇,所以學校要積極加開技能為主的興趣班,希望學生能有一個光明的前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