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甜美「扒手」未贏賽事,風采先勝 /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全城龍舟競渡慶端陽,各區龍舟賽事昨日上演,以赤柱國際龍舟錦標賽最墟冚,20萬本地人及外籍人圍觀,仿如嘉年華,別具香港特色。有外籍人形容香港龍舟「Amazing(驚奇)」,匯聚不同國籍與本地人同場競賽一番,藉以融入當地民俗,而專程來港的內地旅客稱,中西融合的龍舟賽如「小奧運」,香港以新形式傳承文化。
「扒龍舟」習俗由來已久,本港於1976年首次舉辦國際性賽龍舟,為端午節的千年傳統習俗附上新意。市民一家大細昨日「睇龍舟」,與龍舟健兒同樣熱情滿溢、情緒高漲。水面為健兒齊划槳、浪花濺,堤岸吶喊、歡呼聲不絕。赤柱龍舟場面依舊是全港最墟冚,參賽隊伍達264支、約6000名健兒。/大公報記者 楊州 李淇 林海瑩
中西融合體會獨有氣氛
廣州旅客許先生稱,香港龍舟好特別,今年第一次到場感受,覺得中西融合得如「小奧運」,內地難以體會到。米芝蓮推介街頭小食店「Fork Eat」創辦人林先生亦到赤柱,他稱,香港龍舟將中國傳統文化提升至無國界運動,讓不同國籍人士投入競賽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這種氣氛香港獨有」。赤柱居民會主席王錦泉稱,老友記年年撐場,同時有很多新面孔加入,令赤柱龍舟一年更盛一年。
傳統特色重現漁村風采
香港仔的龍舟賽就甚具本地漁民特色,賽道有插滿彩旗的漁船龍躉、岸邊有傳統竹棚座席,仿如時光倒流返回昔日漁村。大埔海濱公園龍舟賽吸引近百隊參與,穿「龍舟家庭裝」參賽的林先生笑言,帶三歲女兒來看「爸爸扒龍舟英姿」,讓她感受端午氣氛。在港工作的澳籍人士Simon稱,專程來看朋友出賽,對香港的扒龍舟傳統,他說親臨現場感到「Amazing(驚奇)」,看到不同國籍人士同場競賽,十分特別。
子承父志培育接棒選手
於屯門青山灣避風塘龍舟賽奪冠的隊伍「海勝體育會」,該隊教練兼選手的林先生是漁民子弟,他說小時候跟爸爸出海扒龍舟,「我未出世,佢已玩龍舟」,端午前後一見到龍舟經過家門前,「我就會跳落海,游上船同他們一齊玩」,慢慢就愛上龍舟,「一扒就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