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不寂寞的科學家:太太支持最重要

時間:2018-06-18 03:15:05來源:大公網

  圖:說到科研,說到生物和基因研究,徐立之渾身是勁

  昨天是父親節,徐立之早上出席電台節目講科研,下午還要開會,傍晚接受大公報訪問。「不好意思,希望不妨礙你慶祝父親節。」「沒關係,早習慣了。我兩個兒子都在外國,太太也是,今天,我一個人過。」

  狂迷實驗 常工作至夜深

  說到科研,說到生物以至基因研究,現已68歲的徐立之渾身是勁。這從他七十年代入讀中文大學生物系已是如此,那時候他做實驗一做就是十八小時,累了倒頭就睡在帆布床上,早上睜開眼睛又做過。被警衛發現後趕離校園,後來,他和幾個同學合資五十元在中大附近的赤泥坪租住一間由豬屋改建成的村屋,繼續他通宵達旦的實驗工作。

  1974年,徐立之考獲中大碩士後,由於香港科研發展不完善而要赴美深造,1981年到加拿大多倫多病童醫院工作,他選擇了遺傳病這個新課題。經過七年的努力找到第七條染色體是囊狀纖維化的致病基因。其間,常常工作至深夜兩點才回家,星期六、日才能留在家中休息。多得太太的支持,使他可以專注做研究。

  當年分隔異地 書信互勉

  徐立之和太太是中大同學,讀碩士時拍拖,但當時導師麥繼強表明未成為博士生之前不准結婚,幸好女朋友「很鼓勵我專心研究呀!所以沒關係的。」當年,徐立之赴美留學,女朋友(即現在的徐夫人)也要移民加拿大,分隔異地,仍以書信聯絡,彼此鼓勵。「如果兩人心中都有廝守終生的打算,想法一樣,去到那裏都是一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