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兩檢」歷經「三步走」程序: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決定」形式確立法律基礎,再至內地與香港政府達成合作安排、最後立法會以完整的法案立法形式完成三讀。不過,在草案審議過程中,反對派在議會上每每上演響鐘點算法定人數、提出中止待續議案、乃至於會議廳內叫囂衝擊等,種種「拉布」手段層出不窮。
過去多年愈演愈烈的政治爭拗已令市民醒覺到,香港要發展,就不能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從高鐵香港段工程獲撥款起計算,「一地兩檢」已前後在社會上醞釀了近十年,整個項目在立法會亦已討論逾160小時,事到如今,反對派還在喋喋不休稱「不夠時間討論」,無視高鐵香港段計劃於今年九月通車的時間表迫在眉睫。
在「一地兩檢」條例草案獲多數議員支持通過後,反對派對盡心盡力主持會議、以法理情兼備的裁決杜絕「拉布」的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提出不信任議案,輸打贏要,「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在公布該不信任議案前,更有亂港派牽頭搞了一場大龍鳳,邀請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學生獨立聯盟」發言人呂俊賢等「港獨」分子,在立法會大樓內以「民間代表」之名舉行記者會,為不信任議案背書。這一幕恰恰再次印證了那句老話:「哪裏有破壞,哪裏就有亂港派。」反對「一地兩檢」的人士小心被「港獨」分子騎劫,將問題複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