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一帶早於北宋時期,與尖沙咀、土瓜灣以至將軍澳一帶,是當時廣東十大鹽場之一,有軍隊屯衛,屬於宋代的官富場。1847年清政府在九龍城擴建官富寨作軍事駐地,就是日後的九龍城寨。
與城寨一路之隔的衙前圍道一帶,匯集潮州人開店,陳金成憶述,80年代中期之前,衙前圍道一帶開店的潮州人佔7至8成,因當年內地走難來港的人士聚居城寨,整個地區都是低下層市民,而部分城寨居民與鄉里合資做生意,擴展到與城寨一路之隔的衙前圍道一帶:「那個年代,只要你肯做,找個箱子擺菜便可叫賣,無管制的」。
1993年城寨展開清拆工程,部分居於城寨的衙前圍道店舖東主易手,漸漸多了泰國華僑或泰國人租舖取而代之開店,潮、泰特色店舖遍布龍城。
陳氏兄弟經營的魚蛋工場尚有兩個月便要交吉,祖籍潮州的他們難捨街坊鄰里,陳金城指着掛在工場門楣的時鐘,白色鐘底紅字列出的時鐘製造公司電話號碼只有6個數字,陳金成說是朋友贈送,該款產於70年代的時鐘,最懷舊之處是有6個數字的電話號碼,香港文化博物館有人早前接洽,他會贈送予以展覽。但店內70年代的電箱、老鏡子、機器等,會隨着結業當日完成任務送往堆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