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做教育措施的時候,我都給予同事一些指導性的原則,究竟每次提出教育新思維或新措施時大家應以什麼為基礎。當然在座的各位老師都應該很開心聽見我在一個公開場合說,就是以「對老師好一點」為原則和標準,或者文雅一點說,就是重視老師、尊敬老師和珍愛老師。
最近我們在「專業領航 直接聆聽」的原則裏,亦有一個例子,就是有關歷史科的課程大綱修訂。經過課程發展議會成立了一個涵蓋很多專家的委員會,聽了很多意見後,最近便公布了中國歷史和歷史科的課程大綱優化和修訂。
撥三十億加快新政落地
第二個原則就是「簡政放權 全面減壓」。香港的教育是相當優質的,待會大家可以從Mr Andreas Schleicher(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教育與技能總監及秘書長教育政策特別顧問)的口中聽到,他高度表揚香港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質素。但實在是有很多壓力,有層層的壓力存在於我們的教育制度裏,所以我們要求教育局的同事應該要檢視他們日常的工作、檢視他們與學校的所謂互動,希望能夠可以為校長、為老師減壓。
從前我真的聽到很多有關優質教育基金的投訴。優質教育基金當年由首任行政長官提出,當時投放了五十億元,大家都擔心很快便會用完。但我在競選期間查看,發現基金已經坐擁八十億元,可能今天更多。今天推出的措施,就是在優質教育基金中分撥出三十億元,用一個非常簡易的程序,讓各級學校,包括特殊學校,都可以申請。而教育局亦會有一個特快的專隊,處理各學校提出的申請,希望優質教育撥款盡快到位,盡快將新政策、好措施落地,解決以往很多教師告訴我,寫申請書寫到「牙血也出」的問題。
第三個原則我們剛才已談過,就是希望更多直接聆聽以體現新風,這肯定不是局限於我作為行政長官一年一度的高峰會。我知道楊局長及蔡副局長都非常努力,自從去年七月上任後,已經走訪超過九十間院校及學校。我亦鼓勵大家可以多主動與教育局同事反映意見,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