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謝瑩瑩報道:人口老化,醫院爆滿,基層長者面對「老、病、貧」問題。有80歲老人因眼疾到公立醫院求診,但等足27個月;76歲婆婆患多種疾病,要到四間醫院看11個專科,感到混亂與困擾。社區組織協會建議,政府為基層長者提供「一邨一護士」服務。
社協與老人權益聯盟收集長者及不同意見的持份者,撰寫《長者基層醫療健康意見書》,就老、病、貧三大困難,提出實施長者全民保健。
社協引述香港大學研究推算,現時整體醫生人手欠缺285人,護士欠1485人,2030年將惡化至分別欠缺1007人與1669人。
獨居嫗撲四醫院睇11專科
社協昨日舉辦的長者基層醫療健康論壇上,不少患者稱,在公營診所求診,往往「等三個鐘睇三分鐘」,不少人因此放棄就診。76歲獨居公屋的張婆婆,要到廣華醫院看骨科、老人科、心臟科,亦要到明愛醫院看眼科、外科等,還要到瑪嘉烈醫院看精神科,九龍醫院看胸肺科,總共要到四間醫院看11個專科。她最近有尿頻及間中失禁,雖然已有九位專科醫生為她治療,但她不明白可向哪一位求助,十分無奈。
社協要求政府實施「長者全民保健」,包括建立「一邨一護士」網絡,方便患病長者查詢病情,最好有專門護士協助跟進病情。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坦言,長者不能單靠看三分鐘門診,便解決健康問題,他稱荔景邨正試驗推行長者社區健康中心計劃,為長者提供藥物諮詢及基本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