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者:多渠道助港青掌握灣區機遇

時間:2018-05-27 03:15:10來源:大公網

  圖: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左六)、中聯辦副主任陳冬(左四)、國務院港澳辦交流司副司長陸海生(左三)、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右四)等出席研討會並擔任主禮嘉賓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台在即,香港青年如何進入大灣區並融入國家發展成為時下焦點。「一國兩制青年論壇」昨舉行「香港青年內地發展研討會暨大灣區研究發展基金啟動儀式」,多名學者指出,資訊不足、缺乏人脈、文化差異等因素,是港青不願赴內地創業的主要原因。亦有在內地成功創業的港青認為,及早認識內地,才能充分發揮大灣區帶來的機遇。/大公報記者 文軒(文)麥潤田(圖)

  陳冬等主禮研討會

  研討會邀得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中聯辦副主任陳冬、國務院港澳辦交流司副司長陸海生、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等出席並擔任主禮嘉賓。互動環節圍繞港人在內地創業就業的生活現況、港人內地讀書就業的研究成果以及在香港學生內地讀書的苦與樂三大範疇展開。

  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鄒平學曾在去年就香港青年赴內地創業的課題組織調研。他表示,根據調研結果,有關創業的人數不多,主要集中於深圳、廣州和東莞,行業以服務貿易、高新科技和新興產業為主。港青的整體創業情況仍處於初期階段,成功個案較少。

  鄒平學分析,雖然特區政府和內地政府對港青進入內地學習、工作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但仍然缺乏有效的政策諮詢渠道,令港青難以了解相關政策,或資訊存在滯後性。另外,粵港兩地社會文化差異導致創業「落地難」,這些都成為他們卻步的原因。有鑒於此,他建議兩地政府打破信息壁壘,創建信息共享的平台;港青亦不必執著於創業,可以就業為主,在工作中尋找創業的機會。

  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理事林朝暉表示,創業需要人脈和資金,「如果讓一個極少接觸內地,對內地市場完全不了解的香港青年跑到大灣區創業,自然很不現實。」相反,曾在內地就讀的港人,則有較高意願留在內地創業。他認為,政府應該通過不同渠道,讓港青及早接觸、認識內地,大灣區對他們才是一個機遇。

  留內地深造 港生很快適應

  亦有赴內地讀大學的港青現身說法。擔任北京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理事長、正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的蘇靖然說,過去一直苦於港人赴內地發展的資訊太少,每一步都要自己摸索,但她堅信在內地發展是大勢所趨,故在中國政法大學讀完本科後,又選擇在北大繼續深造。

  她笑言,開始時對內地的說話方式和書本中的用詞都頗不習慣,但入鄉隨俗,很快就能適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