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作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指示,香港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香港各界亦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現時不少年輕人因為不理解,所以抗拒在內地發展。有見及此筆者及青年組織「就是敢言」發起「就是敢言青年街訪」節目,早前走進旺角街頭與年輕人對話,探討「青年人眼中的大灣區發展」,邀請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張俊勇及女藝人擔任嘉賓,於旺角街頭與年輕人輕鬆對談,與青年人講清講楚。
在眾多的訪問者當中,他們也把「灣區機遇」誤解了只限於「創業」機會,但除了創業外,還包括置業、學業和就業這些大機遇。本港每年有大量畢業生投入市場,不過,本地職位供應有限,競爭也十分大,難以發揮,加上香港生活成本高。所以灣區「就業」確實已是十分吸引,為了協助青年人,香港菁英會等多家機構聯合舉辦的首屆「創新香港─國際人才嘉年華」早前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招聘會。多家大型創科企業都有參與,約一百五十家機構進行招聘,提供逾千個於粵港澳大灣區就業的職位,參展商包括小米、騰訊、華為、TESLA、西門子、京東等知名大企業,活動吸引大批學生參加,很多攤位也不時出現求職人龍,他們均希望把握灣區這個讓自己致富的機會。
應親身體驗灣區發展
此外,習近平主席近日就24名在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寫給他的信作出指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而各有關部門會研究加強與香港科技合作的措施,特事特辦,推進工作。
國家亦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科技融合發展,以及支持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設,香港很多青年從事創新科技,所以青年們必須思考如何充分把握這個機遇一展拳腳。
相信特區政府很快便會推出如居住支援、青年創業及就業配對服務等措施,青年人前往大灣區工作的意欲將會增加。筆者認為在不久的未來,香港將會流行一股「灣區發展」熱潮,而這股熱潮估計會持續下去。所謂「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筆者在此鼓勵青年人不妨多到灣區親身看、親身感受和親身經歷,不要束縛自己腳步,很多人只做那些自己認為可以做的事情,但其實,心有多大,舞台就會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