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多名高球愛好者昨日成立「香港高爾夫大聯盟」,批評政府漠視高球發展
【大公報訊】記者謝進亨報道:「土地供應大辯論」公眾諮詢剛展開,民間立即「擦出火花」!為捍衛保留粉嶺高爾夫球場,多名高球愛好者昨日成立「香港高爾夫大聯盟」,批評政府漠視高球發展,在市區的高球練習場陸續被改為建屋。大聯盟計劃籌集一萬支高球桿,明日起一連兩月舉行高球體驗日,下月向四萬位業界人士做意見調查。昨日活動期間,場外一名示威者疑遭一男子「叉頸」受傷,事件交警方跟進。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稱,肢體衝突不會令意見更有說服力。
社會有人妖魔化高球運動
由本地20名高球運動員、教練、從業員等自發組成的大聯盟,昨日連同逾百名高球愛好者,在粉嶺高球場召開記者會。大聯盟召集人劉家樂稱,社會近日有聲音指高球是「有錢人玩意」,認為是把高球運動「妖魔化」,現階段雖不宜過早評論粉嶺高球場用地未來發展,但擔心政府或因「錯誤的意見,做出錯誤的決定。」
大聯盟發言人鍾兆倫稱,本港現有約14萬人打高球,相關從業員達3000人,高峰時期全港有14個高球場與高球練習場,但政府無就高球運動制定長遠政策,例如一直削減市區高球練習場等,在啟德、佐敦、長沙灣、蠔涌、將軍澳及筲箕灣等的場地,陸續被建屋,導致高球發展倒退,形容現時「愛好者無場用,要回內地打,連教練也被迫離開香港。」他認為,社會與政府不應把房屋問題與高球運動形成對立局面。
劉家樂稱,大聯盟下月的業界意見調查,涵蓋運動員資源問題、市區練習場縮減等,料可在五個月公眾諮詢期內提交土地專責小組,約見官員表達訴求。大聯盟明日起一連兩個月,每隔一個周六,在不同練習場舉辦高球體驗,職業教練免費教導公眾學打高球,並發起向愛好者籌集捐出五千至一萬支球桿,送給學校與公眾。
大聯盟昨日活動期間,工黨約十名成員到場外抗議,要求將用地興建公屋。其間,一名示威者與一名身穿「香港職業高爾夫球協會」白色上衣的男子發生衝突,被人「叉頸」摔倒在地上,需由警員陪同到北區醫院驗傷。工黨要求球場及大聯盟道歉,大聯盟稱涉事者並非大聯盟人員,對事件表示遺憾,反對暴力行為。香港高爾夫球會稱,涉事者並非球會職員、保安人員或會員,又稱不接受涉案者的行為,球會如有需要將全力配合調查。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會見傳媒時被問及該宗肢體碰撞事件時稱,不同持份者應互相尊重,對牽涉肢體衝突感可惜,認為「肢體衝突不會令自己意見更有說服力。」
另外,房屋協會宣布委聘「瑞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為兩幅在大欖和馬鞍山郊野公園邊陲地建房進行顧問研究,三個月內確定研究方法及公眾參與策略。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稱,就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沒既定立場,研究完成後,報告呈交政府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