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者倡大灣區人才應流動分工

時間:2018-04-26 03:15:18來源:大公網

  圖: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論壇昨日在港舉行,粵港澳三地的專家學者和政界人士,共商大灣區發展 中通社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論壇昨日舉行,粵港澳三地的專家學者和政界人士,共商「一國兩制」下的大灣區發展。有專家形容,大灣區並非「一筐摘一個就一個的土豆」,強調區內城市間促進流動、實現分工合作,是提升大灣區整體競爭力的關鍵。政界人士希望,為青年人在大灣區就業創業拆牆鬆綁、消除壁壘,以此增強青年人對大灣區發展的信心。/大公報記者 莊恭誠 林海瑩

  廣東省社科院院長王珺在論壇上分析了大灣區「9+2」城市的人口、面積和GDP等數據,發現城市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意味發展要素、產業與資源流動少,潛力尚未完全發揮。他認為,無流動就無分工合作,也就缺乏整體競爭力,更會導致各地重複建設,若大灣區能在分工合作的基礎上促成聯動發展、形成有機整體,大灣區可實現9+2大於11的效應,「大灣區並非一筐摘一個就一個的土豆」。

  首要完善基建 拉近距離

  談及如何促進流動,王珺指出,首先在於完善基建、拉近各地距離;其次是打破體制限制、創造便利,例如稅收、許可和手續等;另外大灣區同根同源的語言、習慣等文化因素,也是促進流動的前提。他強調,大灣區建設作為國家戰略,有助從國家層面強化國家部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的協調,加快破解體制機制的約束。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郭萬達引用紐約和東京的經驗,指出大灣區建設的一大主題,是創新驅動與都市轉型形成雙重「變奏」,包括全球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轉型、單一大城市向大都市圈轉型。他認為,大灣區的效應並不限於規劃範圍,而是會在發展過程中及市場選擇下,達至慢慢輻射、擴散的外溢效應。

  郭萬達建議,將深圳河沿岸地區深度開放,作為大灣區都市圈的重要節點規劃,以香港+、深圳+模式,打造大灣區大都市圈引擎。他指出,深圳產業鏈擴展的外溢功能和香港金融投資的輻射功能、深圳面向內地市場的內向拓展和香港擁有國際網絡的外向跳板,都能對大灣區建設起到帶動功能,而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深圳製造和以工商業支援服務為代表的香港服務、主打催生新產業平台的深圳創新和重視發明及知識產權保護的香港研發,是大灣區發揮輻射效應的基礎。

  澳珠合作發展休閒旅遊

  澳門經濟建設協進會理事長楊道匡指出,澳門的城市定位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但目前當地旅遊模式以博彩和觀光為主,要發展休閒旅遊,最有效的方式是與珠海合作,構建具「一河兩岸」特色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他表示,澳門與橫琴東西相對的「一河兩岸」地形,與新加坡濱海灣區相似,後者為打造「一河兩岸」綜合旅遊商業區,已建造了一批大型酒店、購物中心和標誌性建築物等,澳門可參考這一規劃。

  論壇由廣東省社科院、香港明匯智庫、紫荊雜誌社和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主辦,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副所長何德龍、中聯辦研究部副部長王珺等出席。論壇上還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藍皮書、《粵港澳大灣區智庫發展報告2018》的首發儀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