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左二)呼籲年輕人便宜莫貪
「筍工」賺錢輕鬆高回報?借錢不用還而且有錢收?年輕男女誤信聲稱WhatsApp群組流傳的「搵快錢」招聘廣告,參與所謂「資產轉移計劃」,聽信騙徒「指導」到財務公司借貸,聲稱首兩年內可隔月收取七萬元,分別到財務公司借款,交予騙徒後便一去無蹤,騙徒更猖狂地要求苦主另找「羊牯」填數。警方證實接獲兩人報案,被騙款共約84萬元。\大公報記者 陳卓康
WhatsApp、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網站流傳標榜「輕鬆賺錢高回報」、「絕對合法,非色情假結婚洗黑錢」,「只要符合條件,錢就係咁易攞」的「兼職招聘」帖文或訊息,游說市民參與所謂「資產轉移計劃」,聲稱事成之後會有豐厚回報,其實是典型的求職詐騙陷阱。
騙徒以高報酬招徠
被騙苦主之一陳小姐(化名)表示,當初與涉事騙徒聯絡時,騙徒以核實求職者身份為由,引誘她提供個人身份證明、住址證明及收入證明,其後要求她向財務公司借取55萬元,聲稱借貸兩年內,可於隔月收取七萬元報酬。騙徒並要求她透過信用卡付款15萬元買黃金,所得現金及黃金全數在港鐵站交給騙徒。陳小姐說,騙徒以通訊程式顯示毋須向財務公司還款的律師文件,但最終沒簽署。對方初期會償還部分每月最低還款,但其後以不同理由,要求她向財務公司還款,或找另一個「羊牯替身」填數。
另一位苦主黃先生(化名)向五間財務公司借錢合共14.5萬元,黃說,騙徒聲稱他可隔月獲取四萬多元報酬,為期兩年。他在WhatsApp與騙徒交涉時,每個步驟均有「專業人士」指導。
協助兩名苦主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告誡年輕人便宜莫貪,上述騙徒於借貸過程曾與財務公司職員通電話,故懷疑他們合作詐騙,誤導入世未深的年輕人。
警方發言人表示,灣仔警署昨日接獲一名18歲男子及一名26歲女子報案,指早前在網上社交平台獲悉招聘廣告,遂依指示聯絡對方,並提供個人資料,其後按指示到財務公司借貸,將款項交予負責人,二人其後未能聯絡負責人,懷疑受騙,於是報案。兩宗案件涉及款項合共約84萬元,案件暫列「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交由沙田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及大埔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十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