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培英創科課堂 家政美術科技化

時間:2018-03-21 03:15:26來源:大公網

圖:學生利用電子衣車,為即將開幕的PY Cafe製作餐巾

大公報記者趙凱瑩攝

催谷成績已落伍,愉快學習才是趨勢!為了讓學生重拾學習興趣,培英中學將科技結合原有科目,透過電子衣車、雷射切割器等嶄新機器的輔助,讓學生發揮無限創意,寓學習於娛樂,受訪學生大讚課堂比以往有趣,更從製作藝術啫喱、用電子衣車縫紉等課堂經驗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人生目標,真正體現教育的意義。/大公報記者趙凱瑩 圖:趙凱瑩、受訪者提供

改變價值觀擴視野

位於薄扶林的培英中學,早於2002年構思開辦創意科,結合家政、美術、設計與科技三個科目,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又有趣的課堂體驗。潮流興STEM,學校於2017年在已有的創意科中,加入科技元素,並在九龍倉集團的學校啟動計劃(Project We Can)資助下,添置八台電子衣車、3D打印機、雷射切割機等,擴闊學生視野。

創意科內容包括製作藝術啫喱、利用電子衣車縫紉、工藝科等。中二學生陳綺琪稱,首次接觸藝術啫喱時遇上不少困難,「起初因為整得唔靚,感到沮喪,但在老師鼓勵下,學懂從不同角度觀看事物,漸漸不再在意外觀漂亮與否,從中改變了價值觀。」

科技拓寬創意空間

而鍾情縫紉的中三學生周浩輝笑言,學會用電子衣車後可以自己補衫,「以前打波整爛衣服要找人補,現在毋須靠人,自己都做到。」他認為,課堂給他發揮才能的機會及找到理想,希望日後能成為時裝設計師。

全新課程除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都有得益。設計與科技科老師曾金榮表示,學校引入先進器材,推動他學習新事物,在未有雷射切割機前,學生再大的創意都難以實踐,「學校不是工場,設備和學生的能力有限,好多東西未必做到。」但引進了新儀器後,憑機器幫助,就算想整條龍都變得好簡單,學生發揮的空間可以更大。

校內打造專題「冰室」

學校將於今年透過專題方式,讓學生在校內打造一間PY Café培英冰室,學生在課堂上設計電子餐牌,又會運用電子衣車縫製枱墊、餐巾等用具,工藝科則教學生製作餐具架、iPad架,學生又可自製曲奇、藝術啫喱等食物,預計六月至七月投入服務。九月新學年校方亦會增設食物打印課程。

校長林淑芬認為,雖然學校並非每年都獲得外界資助,但「多有多用、少有少用,機器不夠,可以輪流用。」她亦希望政府能為學校提供更多支持,幫助學校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