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兩會在每年三月召開。圖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中通社
黃 鵬 香港菁英會理事、香港物流商會常務副主席
每年三月召開的兩會: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都會吸引到朋友問我,有關兩會的功能和產生辦法。
兩會性質上和功能上均有所不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在行政(政府)、審判(法院)檢察機關(檢察院)等一府二院,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亦有一府二院的立法權、任免權和監督權,是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人民代表大會的產生辦法是根據《憲法》《選舉法》《代表法》等,由有選舉權的選民選舉產生。
人民代表大會亦分全國、省級(含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直轄市)、副省級(省會城市、經濟強市)、地級市、縣級市等不同層次。
而政治協商會議是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政治協商會議主要功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由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無黨派、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社會各界代表、香港、澳門、台灣同胞、歸國華僑代表及特邀人士組成,設立各個界別。
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產生辦法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辦法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是由單位和組織推薦,由參加的單位、委員名額、人選及界別設置;經上一屆主席會議審議同意後,由常務委員會協商決定,通過提案進行民主監督、民主協商座談會。
政治協商會議與人民代表大會一樣,分為全國、省級(含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直轄市)、副省級(省會城市、經濟強市)、地級市、縣級市。
一般來說,每年一月會先由縣區首先召開政協、人大兩會,接下來一月底地級市召開政協、人大兩會,二月初副省級市召開政協、人大兩會,二月中就到省級召開政協、人大兩會,三月初就是一年一度的全國政協、人大兩會。兩會期間會有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及展望,在此期間報道出來的新聞,實際就是國家發展的方向與趨勢,涵蓋經濟、政治、軍事、改革發展等多方面。
據不完全統計,港人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應有二千多名代表,同時香港擁有兩名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還有全國政協常委、人大常委多名,這亦說明國家對香港的重視。新一屆的香港各級政協代表,增加了很多的80後新生代表,事實說明,國家亦很關注年輕人的心聲,兩會亦是年輕人能表達自己意見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