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謝偉銓誓回立會推港「向前」

時間:2018-03-05 03:15:14來源:大公網

  圖:謝偉銓入行40年,年輕時原來「好玩得」,還學過結他。協助年輕專業人士往上流動,是他今次補選的主打政綱/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很多人覺得香港的發展停頓了,停留在政治爭拗,無想過如何尋找出路,所以我的口號是『move on(向前)』」,立法會補選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候選人謝偉銓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希望重返議會後能夠團結業界、監察政府,為專業人士發聲,尤其是幫助年輕人和中小企尋找更好的機會。謝偉銓指出,自己有專業資格、長期與業界並肩作戰、忠於業界,而且誠信守法,這是他與對手司馬文最大的不同,但面對反對派捆綁式拉票,謝稱選情不容樂觀。/大公報記者 朱晉科

  議事廳對謝偉銓而言,一點都不陌生,在上屆四年的立會議員任期裏,他曾推動不少政策,政府亦有接納,例如改善土地發展的行政和審批程序。2016年換屆選舉落敗,令他感悟溝通的重要,尤其是對前線年輕專業人士的關注,其後他成立智庫「思籌知路」,為年輕專業人士舉辦論壇、設計比賽和考察活動。訪問期間,謝偉銓亦多次提起要從各方面幫助年輕人:協助上車、增加收入、創意才能得以發揮。

倡培育新血建設香港

  究竟年輕專業人士面對什麼困難?謝偉銓直言,政府工程的投標和聘用的評審方法有問題,過於強調年資和價低者得,照顧不到年輕人和中小企,「設計應該比質素和創意,有年資的人不一定好,有經驗未必有創意。」他又提到,政府慣性將項目捆綁招標,造成外國的大型公司壟斷,「政府這樣做是便於管理,但就扼殺了年輕人和中小企參與。他們看不到前景,怎麼會無怨言呢?」

  對此,謝偉銓在政綱中提出,政府應該將大型工程拆細,實現每年工務工程和專業顧問服務開支的三成,讓中小企參與,協助他們成長及拓展新市場,令專業人員有合理的薪酬及工時。謝偉銓又指,房屋土地是香港最大的問題,政府應重用建測規園的專業意見,如舉辦更多政府工程設計比賽,讓建築師及其他專業參與,並讓得獎人落實興建,培育年輕一代參與建設香港。

  反對派今次派出南區區議員司馬文參選建測規園界別的補選,謝偉銓強調,自己作為專業的測量師,40年來和業界一齊做了很多項目,為社會的發展努力,但司馬文並無專業資格,亦無他的工作經驗和記錄,「你看他是轉來轉去,我是忠於我的界別,他參加過旅遊界、超級區議會界別、港島區的立法會選舉,現在就走來建測規園,下一次不知他會走去哪裏。」

四十年專業忠誠守法

  談到司馬文寓所被揭發多處僭建和霸佔官地,謝偉銓認為,事件反映對方無誠信、知法犯法,「霸佔官地不只是燈,地台他都有鋪過,我的疑問就是如果發生問題,例如地台倒塌了,誰要負責呢?是政府的責任,還是司馬文的責任呢?」

  不過他又指,即使司馬文被揭發僭建,整個反對派都會捆綁支持他,幫他拉票,因此在選情方面,自己壓力仍然很大,會繼續努力爭取選民的支持。

  今次補選撞正全國兩會會期,獲委任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的謝偉銓說,出席政協開幕式後會請假回港,繼續選舉工程,他很榮幸能擔任全國政協委員,覺得責任重大,日後會向中央反映香港和業界的意見,包括幫助年輕專業人士在內地尋找機會,「例如稅收問題,內地的薪俸稅很重,令有志回內地工作的人有卻步,爭取可否先行先試,在大灣區做到『港人港稅』。」

  立法會補選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候選人還有司馬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