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參加了全國政協港澳聯組的討論,在聽完12位委員的發言後,趙樂際書記希望新一屆港澳政協委員要繼承和發揚愛國愛港愛澳的光榮傳統,發揮雙重積極作用,在新時代加快推動港澳融入國家大局、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和參與國家建設等方面做出更大貢獻。他還結合「一國兩制」實踐的情況,以及港澳政協委員的職責使命,談了四點希望。
綜觀趙樂際書記的講話,站位高、視野寬、接地氣,說理透徹,情真意切。港澳政協委員自當在推進「一國兩制」實踐中履職盡責,在參與國家事務和香港事務中,發揮好積極作用。
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正確導向
趙樂際書記希望全國政協港澳委員,要帶頭學習宣傳貫徹憲法、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方針,帶頭支持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當好民眾和政府之間的橋樑和紐帶。在涉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原則問題上,港澳委員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發揮好導向作用。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應該如何與祖國內地相處?儘管香港已經回歸20年,行了「成人禮」,但這個問題,並非所有的港人都認識清楚、把握得當。在香港,長期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有人認為,除了國防和外交,中央不應干涉香港的其他事務;有人認為,香港和中央是「平起平坐」的關係;有人認為,憲法關於國家安全的條款對香港沒有約束力;有人認為,香港的高度自治權源於英國人的饋贈,而非中國中央政府的授權。諸如此類的錯誤認識,至今仍盤踞在一些人的腦海中。由於在這些重大原則問題認識錯誤,給「港獨」勢力的泛起提供了空間,一些毫無法理依據的荒唐言行有了一定市場,特區政府和廣大愛國愛港人士的正義之舉,反而受到非議。這是香港社會一個特殊的現象。
港區政協委員是民眾和政府之間的橋樑和紐帶,理應帶頭學習宣傳憲法、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方針,引導香港民眾把握好「一國」和「兩制」的關係,讓人們理解「一國」是根本、「兩制」是枝葉,本固才能枝榮;理應引導香港市民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讓人們理解國家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構成了香港的憲制秩序,依法治港的關鍵,是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治港;理應引導香港市民把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與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二者並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互補的關係。政協委員只有在這些重大原則問題上堅持正確導向,主動發聲,有所作為,才能算是稱職。
趙樂際書記希望港澳政協委員,要積極宣傳十九大精神、宣傳過去五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宣傳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港澳地區繁榮發展取得的成就,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
在眾聲喧嘩中,凝聚社會共識
過去五年,中國的發展變化舉世矚目。「中國為什麼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政要思考的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更渴望了解「中國崛起」背後的秘訣。但在香港,總有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鏡」看待祖國內地,對中共的執政業績視而不見,對內地的問題故意放大,對本港的愛國愛港人士肆意「塗紅」、「抹黑」。這種不準確、不全面、不客觀、不公正的社會輿論,無論是對於國家的發展,還是香港的發展,都形成了巨大的「負能量」。認識的偏差,往往造成行動的偏差,在世界經濟發展動能不足、許多國家爭相搭乘「中國快車」的時候,這種輿論若充斥坊間,將使香港反應遲鈍、錯失機遇。
在推進國家發展中,多獻務實良策
全國政協委員都是來自各界的精英人士,視野開闊,思考深邃,理應在眾聲喧嘩中發出自己的聲音,凝聚社會共識,推動港澳盡快融入國家大局,搶抓「一帶一路」、大灣區建設等歷史機遇,為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趙樂際書記希望港澳政協委員,要着眼國家發展全局,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施國家重大戰略、打好「三大攻堅戰」、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保障改善民生等獻計出力,多建睿智謀事之言、多獻務實管用之策。
祖國內地的改革開放已進入第40個年頭。40年間,香港各界為內地發展獻計出力,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發展,更是得益於香港的人才、資金、技術和產業轉移帶來的正效應。今天,把香港與內地相比較,香港在許多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比如,紐約、倫敦和香港並稱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在金融領域的經驗,足以給內地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提供借鑒;又比如,香港在國際仲裁方面擁有龐大的專業人才隊伍,仲裁結果也得到了世界上百餘國家的認可,隨着祖國內地海外貿易額的不斷擴大,香港完全可以在這個領域助一臂之力。
在「一國兩制」實踐中,壯大愛國力量
港澳政協委員參與國家事務的決策,理應依據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保障等方面多建睿智謀事之言、多獻務實管用之策,推動國家的繁榮富強。
趙樂際書記希望港澳政協委員,要着眼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團結引導港澳同胞增強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重視做好青少年工作,使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光榮傳統薪火相傳,使「一國兩制」深入人心、「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
「一國兩制」是基本國策,不是權宜之策。中共十九大又將「一國兩制」列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一國兩制」在國家大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偉大的事業需要重要的力量來持續推動。因此,兩個特區都需要不斷壯大愛國力量,特別是壯大青年中的愛國力量。不可否認,由於國民教育的失誤,香港回歸後成長起來的一代年輕人,國家意識、民族意識普遍淡薄,個別人甚至淪為境外某些勢力的「玩寵」,為「自決」張目,為「港獨」造勢。那些漏洞百出的所謂「香港民族論」、「城邦自治論」,竟然也被他們所接受,讓人匪夷所思!
港澳政協委員既是思想高地上的明白人,也是實踐戰場上的引領者,理應幫助年輕人走出「思想迷霧」,幫助年輕人解決現實難題,關注他們的成長、成才,讓他們真心認同「一國兩制」,自覺成為「一國兩制」事業的推動者。
國家的發展進步,港澳的繁榮穩定,都需要港澳委員的智慧和力量。趙樂際書記的四點希望,闡明了港澳政協委員的發力點,啟迪港澳政協委員拓展思路,聚焦熱點,積極建言獻策,履行神聖使命。
本文作者為新一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