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2月28日訊(記者 李永青)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天宣讀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一系列紓困措施,金額超過500億港元,當中包括稅務優惠,以及就教育、醫療和創新科技等行業提供資助,預期這些措施將鞏固經濟繁榮,以維持中國香港的競爭力和強化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合夥人陳錦榮表示:「鑒於財政盈餘龐大,最新的財政預算案提供了數以十億元的退稅及各項短期紓困措施,旨在保持經濟增長及提升生活水平,但仍未就解決樓價過高引起的民生問題提出全面的解決方案。同時,在股市及房地產市場趨於樂觀的環境下,預算案亦忽略了稅基狹窄帶來的問題。」
面對激烈的競爭及新經濟的崛起,新興產業在廣泛的數據及科技應用下有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財政預算案建議了多項針對新經濟的措施,推動創科行業的發展。「初創」熱潮持續,預算案建議預留500億港元支援創科發展,包括注資100億港元到「創新及科技基金」為創科行業培育營商環境。此外,有見於近日電競潮流如火如荼,財政司司長提議向數碼港撥款1億港元,提供更多資源予電競行業興建比賽及訓練場地和培育人才。
陳錦榮表示:「我們喜見政府加大力度推動創新產業,並增加研發開支,藉此將香港轉型成知識型經濟。若政府推出其他鼓勵性措施,例如向初創企業提供額外的稅收減免及現金資助,相信定能吸引更多外資流入香港。」
基於人口老化,今年的財政預算案顯示了政府對醫療和福利體制的關注,以解決勞動力下降及醫療負擔上升引致的問題。財政司司長建議注入約12.63億港元的經常性資金至安老服務,並向醫管局增加60億港元經常性撥款,改善公營醫療服務。
陳錦榮指:「人口老化仍是香港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我們促請政府採取長遠措施,例如吸引外地專才及制訂全面的醫療服務藍圖,而不是發放一次性的補貼,以確保市民的生活水平並善用巨額財政儲備。」
至於香港的房屋問題及生活成本上升,財政司司長提出把薪俸稅稅階由45,000港元擴闊至50,000港元,以及提高子女免稅額及供養父母免稅額等個人免稅額,紓緩中產階層的財政負擔。
陳錦榮表示:「雖然預算案提出的紓困措施可能會在短期內減輕市民的負擔及刺激經濟,但政府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擴闊稅基。香港一直過度依賴不穩定的賣地、印花稅及薪俸稅收入。然而,收入或會在經濟逆轉週期時大幅下跌,特別是週期性波動時。我們促請政府採取具體措施加快稅制改革,多元化收入來源,支持香港的長遠經濟繁榮。」